“弱国无外交,弱国更无体育!”
时代背景
年9月18日,日军侵华,中国开始了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那时的中国,遍地硝烟,已经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无数的华夏儿女用血肉之躯抵抗着日本工业化军队的钢铁洪流。国民政府内忧外患,焦头烂额,疲于应付,祖国的体育事业当然是无人重视。
早在20世纪20年代,外侨就将拳击运动引进到天津、上海等大城市,民间热爱拳击的大有人在,练习拳击之风蔚然成风。然而,爱好归爱好,一旦遇上专业的拳击手,那就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让人笑掉大牙。
中国人身上自古都有一股韧劲,他们虽然无法接受专业的训练,但是有机会还是会与英、美、日、德、意等国的拳击手交锋切磋,结果自然是一败再败。年秋天,上海一个业余拳击队的主力队员马悦盛在与英国金茨利俱乐部的拳击手比利比赛时,比利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肆意拳打马悦盛,将其打成重伤,引起国内舆论哗然。
然而,国民政府也只能是谴责而已,最终大事化小。经历此事后,外国人根本不把中国拳击手放在眼里,到处讥讽挖苦中国人不堪一击。这引起了不少中国人的极大愤慨,他们不断努力,咬着牙要为中国人争口气。到了年,中国涌现出了一批可以与欧美等拳击强国相抗衡的优秀拳击手,并在一些国际赛事上取得成绩。
中国拳击能够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有两个关键人物,一个是澳洲拳王陈汉强(华侨),一个是国军陆军二级上将商震。
关键人物
陈汉强
出生于广东梅县的陈汉强,自幼就随父亲漂洋过海到澳大利亚打零工赚钱谋生,17岁时,他为了多赚钱,当了一名伐木工人。长期的伐木工作,让陈汉强身强力壮,体力过人。偶然的一次酒吧“打架”事件,陈汉强被悉尼体育俱乐部拳击训练中心教练相中,开启了职业拳击生涯。
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国际地位低下,海外的华人也是备受歧视。陈汉强走上职业拳击之路后,发誓要登上拳王冠军宝座,为中华民族争气。陈汉强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断挑战拳击排行榜上的拳击手,屡战屡胜。比赛主办方为了不让拳王头衔落在中国人头上,不断人为设置障碍,让陈汉强迟迟难以进入拳击排行榜的前十名。
进入不了前十名,就没有资格向拳王发出挑战。陈汉强大胆提出公开挑战所有前十名拳击手,并出人意料将他们全部击败。陈汉强历经磨难和屈辱终于可以向拳王发出挑战了,主办方却修改了比赛规则,将赢得比赛的难度大大提高。
主办比赛当局特地修订了一条新规定:"比赛不限回合,直至击倒对手不能起立或不能继续比赛为胜"。这也就是说,陈汉强的拳王挑战争霸赛,没有回合的限制和时间限制。
陈汉强和拳王K·B·杰克的比赛达到了20多个回合,双方精疲力尽,最后比拼的就是意志力。陈汉强以惊人的毅力和力量,一记后手直拳将杰克击倒获胜,这则消息震惊了世界职业拳坛,28岁的陈汉强终于实现了当拳王的梦想。然而,这则轰动性的新闻却在国内毫无波澜,无人关心。
年,已经功成名就的陈汉强受中国武术大师霍元甲先生邀请回国,在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任拳击教练,先后培养出了"远东毒蛇"郑吉常(这个外号是因为他左直拳太厉害,有如毒蛇吐信)、"南拳王"周士彬("北拳王"是张立德)、郭振英等中国老一辈拳击手。
如何说陈汉强为贫穷的中国培养了种子拳击手,而让中国有实力的拳击手走上国际舞台一展身手,受到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