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很奇特的新片:入围柏林影展,还拿下今年电影旬报奖年度第一的《惠子,凝视》。
先谈结论:在拍烂了的体育题材里,这绝对是一部值得专门撰文分享的佳作。
但到结论前,我们还得先聊聊它的“奇特”——《惠子,凝视》是一部安静到让人不习惯,刚开始甚至会坐立难安的电影。
因为主人公,是一位追求拳击梦的聋哑人。
但相信我,熬过开头的沉默,你一定会体验到渐入佳境的魅力。
惠子的故事能给我们的不仅是一种新奇的观影体验。
更能让我们注意到,一种平日从未在意过的人生。
小河惠子是一位失聪的残障人士。
平日里她靠在酒店做清洁谋生,闲暇时最大的爱好则是拳击。
她的生活和健全人有什么不同呢?
导演用一段“对话”为我们搭起想象空间。
同事问惠子有没有见到客人落下的手表,惠子不理解,示意他摘下口罩说话。
原来,聋哑人需要看口型,才能勉强辨认他人说的话。
《惠子,凝视》的故事恰好发生在疫情期间。
这恰恰是无数无声的惠子们,最孤独的时候。
不同于许多类似作品中主角的是,惠子并非天赋异禀的奇才。
教练对她的身体条件一个字夸不出来,只对她的品性称赞有加。
可这在擂台上又派不上用场。
在拳击世界里,惠子是个连普通都够不上的苗子。
她所以走上这条道路,更不像很多体育题材作品那般热血。
用她自己的话讲,纯粹只是因为爽,能发泄压力。
但教练在采访中透露的信息,却揭开了惠子身上的一段过往——拳头也是她在世界自保的武器。
她小时候被霸凌
因此产生了逆反心理
这是她妈妈告诉我的
她高中时算是问题少女
甚至打过老师
可能是这个原因
她变得很擅长打架
所以开始拳击
电影改编自真人传记《不服输!》,惠子的身世在书中描绘得更加详尽。
她自幼聋哑,但家人直到三岁才察觉她的异样,又没送去特殊学校,只让她戴着助听器在普通学校念书。
这导致惠子从小一直生活在霸凌之中。
连至亲都忽略了他们的无助。
很多人不会意识到,语言对于人有怎样巨大的影响。
一直以来,惠子感知这个世界的节奏与他人完全不同步,甚至有很大部分完全无从理解。
连最普通的沟通她都有困难,更别说领会人类社会那些微妙、隐晦的情绪。
聋哑人生来就与这个世界隔了一个“口罩”。
除非有人特别照顾,否则他们几乎无法改变孤独的境况。
而至于惠子,一直到高中学会了手语,她才真正拥有了和世界沟通的工具。
这时她感受到的是什么?
自由。
她第一次能够主动接受身边的讯息,尽管依旧有限,但已经是莫大的改变。
也正是在这时,惠子才学会了叛逆、独立。
以及学会靠出拳发泄郁闷。
《惠子,凝视》的励志不适用于常人。
因为它讲的是,一个前半生一直与世隔绝的人,如何学会了和世界互动。
对我们而言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
但对于惠子,却几近于奇迹。
别人训练会有详尽的解说和指导,她只能靠双眼去理解、记忆。
更要命的是,她听不见裁判的命令和读秒,也听不到观众的呐喊。
对手有教练在台下全程指挥比赛,她也只能凭自己战斗。
哪怕在胜利时,她也不是第一个享受喜悦的人。
惠子的教练说,在打拳击时,人脑子里什么都不会想。
那是一个“无”的状态。
若一定要说惠子有什么优势,那大概就是她和“无”相处的经验远超普通人。
那是一种我们只能想象,而无法真正体会的孤寂。
她的同伴与对手其实都是同一个人。
那就是镜中的自己。
因此,你大概就能理解《惠子,凝视》的沉默寡言。
它在以一种奇特的方式,让我们共情聋哑人的处境。
我们连一个多小时的静默都难以忍受,那么一辈子活在无声中的他们呢?
这部电影最让我欣慰之处,正在于此。
它讲的不是极少数人的传奇,而是一整个群体的命运。
其中有两个片段我印象极深。
一是惠子在路上不小心撞到路人,被对方大声叫骂呵斥。
而当他恶狠狠地命令惠子捡起自己掉落的东西,惠子却完全没理解。
她只礼貌地点了下头,继续走路。
好在,对方只是继续叫骂了几句,没有再责难。
可我看到这里不免倒吸一口气——与他人交流受限的聋哑人,生活中会遭遇多少这样的危险瞬间?
惠子可完全没觉察到对方的恶意。
还有一次,夜里独自在外的惠子遇到巡警。
警察看见她满脸的伤痕和奇怪的行为,不断盘问她的来历。
惠子急得抓耳挠腮,却无法为自己辩驳。
这是一个相当现实性的问题。
惠子面对世界的误解与恶意时,至少有拳头可以对抗,但也会无助迷茫。
而更多的“惠子”,其实只能徘徊在危险边缘,乃至沦为牺牲品。
惠子直到高中才学会靠手语替自己说话。
而许多更穷困的聋哑人,其实终生都没有机会系统学习这门语言。
一个冷知识是,手语不单在世界各地有区别,它甚至还有“普通话”和“方言”的区别。
由于使用情况过于混乱,它的表达效果在现实中相当有限。
这也导致,聋哑人在社会中更易受到伤害。
专职为聋哑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手语律师唐帅曾接手过一桩案子。
有一天夜里,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