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十大农业机器人给农业带来智慧 [复制链接]

1#

十大农业机器人给农业带来“智慧”


【大比特导读】和其他领域的机器人不同,农业机器人一般在室外工作,作业环境较差,精度上不需要工业机器人那样高,但因为使用者不是专门的技术人员,而是普通的农民,因此技术不能太复杂,而且价格也不能太高。


我国都是一个农业大国,一直以来农业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基础地位的稳固与否,不仅关系到我国的社会安定、人民安康和经济发展,也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独立自主地位。而如何发展满足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大需求则是重中之重。


和其他领域的机器人不同,农业机器人一般在室外工作,作业环境较差,精度上不需要工业机器人那样高,但因为使用者不是专门的技术人员,而是普通的农民,因此技术不能太复杂,而且价格也不能太高。用现代科技和装备改造传统农业,大力发展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带动我国现代农业科技产业蓬勃发展,这已经成为一种战略。


1、会收棉花的机器人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副教授王玲所在的团队研发出一种机器人,不仅可以采摘棉花,还能迅速、准确地判断出籽棉的品级。


对农民来说,收棉花是一件苦差事。而且人工采棉耗费的成本相当大,所投入的劳动力约占整个生产过程的50%。例如,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种植700万亩棉花,每年付出拾花采摘费近4亿元。


王玲和团队研制的这种机器人在采摘前就知道,哪片地里的棉花质量好,哪片地里的棉花质量差,从而避免重复或无谓劳动。而在种植时,只需让棉花植株的种植间距满足机器人的宽度,棉田留予一定的条宽来满足采摘机械手的工作幅宽。


目前,此项技术已经实现关键性突破,并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进一步的田间试验。田间试验一旦取得成功,课题组将向国内主要产棉区推广应用。


2、会喷雾的外星机器人


据了解,东北华北地区发生玉米粘虫灾害时,农民以每人150元/天的价格雇人打药,仍雇不到足够的人手。而玉米成熟时秸秆高度一般都接近两米,普通的悬挂式喷杆喷雾机根本下不去地,农民只能看着干着急。而这种外星机器人可自由调节行距和高度,其独特的设计可轻松进入各种高度作物的田地,不会对作物造成损伤。


3、会种菜的机器人


在举行的寿光蔬菜博览会上,由寿光科技人员自主研发的智能机器人穿梭于菜架中,采摘、管理动作精准流畅,嫁接机器人屈身苗床之上,取苗、切苗、接合一气呵成,让游客在零距离接触中感受智能化种植带来的便捷和高效。


据了解,这几种机器人的能源系统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通过变压变频用蓄电池将电能存储起来。当机器人电量不足时,自动搜索充电地点,自动完成充电对接。当机器人充电完毕后,再继续执行上次未完成的任务。


4、懂嫁接的机器人


这个嫁接机器人由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农业机器人实验室负责人张铁中教授研制成功,机器人分为穗木供苗系统、砧木供苗系统、切削和结合、固定部分。


张铁中将演示的*瓜苗和南瓜苗分别放在穗木、砧木供苗处,只需一步,机器瞬间完成了精确定位、抓取切苗、接合固定等多步操作。从放苗到嫁接成功,整个过程也不过几秒钟的时间。


这台通用型蔬菜嫁接机器人一小时至少完成400株,实验室的另外一台更加先进的双向高速蔬菜嫁接机器人一小时可以完成800株,是人工作业的6到7倍。同时,机器人嫁接苗的成活率高达95%。


5、菜田除草的机器人


英国科技人员开发的菜田除草机器人所使用的是一部摄像机和一台识别野草、蔬菜和土壤图像的计算机组合装置,利用摄像机扫描和计算机图像分析,层层推进除草作业。


它可以全天候连续作业,除草时对土壤无侵蚀破坏。科学家还准备在此基础上,研究与之配套的除草机械来代替除草剂。


6、采摘柑橘的机器人


西班牙科技人员发明的这种机器人由一台装有计算机的拖拉机、一套光学视觉系统和一个机械手组成,能够从柑橘的大小、形状和颜色判断出是否成熟,决定可不可以采摘。


它工作的速度极快,每分钟摘柑橘60个,而靠手工只能摘8个左右。另外,采摘柑橘机器人通过装有视频器的机械手,能对摘下来的柑橘按大小马上进行分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