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击力量的本质拳击,依靠打击裁定胜负,所有拳击手都希望自己练就强有力的攻击技术。打击力的要素主要为以下三点:①准确性即准确地打击对方的要害部位。这就要掌握正确的打击法,也就是打击对方时拳和被击的接触面应为直角。打击的准确性要基于对距离的正确判断和行动的果断性。②速度现代拳击的重要一点是速度,出拳须灵活、自然、有节奏,这都涉及到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及其反应的速度。③力量在准确和速度的基础上,发挥力量的作用。有时,为加强速度,也可采用力量性辅助运动。总之三者要有机结合,而打击效果的80%是速度和时机,没有掌握好时机,单凭力量的拳击可以说是十八世纪的拳击。拳击手之所以能一击将对方打倒,并使其在十秒内起不来,关键在于打击速度极快,形成非常强的破坏力。现代拳击根据猛攻猛打法,决定胜负的机会较多,这就更需提高短距离打击法的利用率。许多著名拳击手只用十公分左右的击打距离打倒对方,可见其速度之快。仅用三公分的打击距离就可打倒对手的拳击手才能登上拳王的宝座。在以击打速度为宗旨的现代拳击中,大摆击打法是行不通的。因此务必重视短距离打击法。2.直击直击的作用从肩部直线打击的技术为直击。拳击运动开展初期,许多拳击名手都用直拳。只是现今美国拳击手占了世界拳王的一半以上之后,美国式拳击才风靡一时,即多用钩拳。我以为直拳还是王牌打击法。尤其是左直击中的左刺拳,更是拳击基础的基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拳击教练约瑟夫布朗就说过:“掌握刺拳技术等于掌握拳击技术的80%。”击败拳王阿里的拉利霍姆斯,右臂曾经受伤,后专用左手练刺拳九个月,终于取胜。左刺拳的打法是依靠左肘关节的屈伸运动连击对方的脸部,致使对方失去平衡,处于被动局面。刺拳看起来是一个连续的小攻击,致使一些人认为其打击力弱,事实证明并非如此。右直击是距离大的击打,准确地打右直拳,其破坏力是相当大的。灵活的左刺拳能增加右手重拳的有效度,因此应重视左刺拳。直击的打法拳击手的重拳是把全身的体重移到脚尖的动作,加上利用肩部向内转体的全身力量(见图1~4)。为此,应重视脚尖走步训练,以便加强脚尖蹬地力量。左手直拳首先做站立姿势,从自己鼻尖向对方画一个假想直线,同自己两肩直线成45°。左直拳就是把自己的左肩转动到这个假想线,即把左拳向内转动45°,与此同时,左脚向前一步,迅速向对方出拳,击后应似橡皮筋一样回复原态。右直击时也是如此。打直拳时,应放松臂和肩部的肌肉,绝不要过分紧缩。当拳击到对方的要害部位时,才紧握拳头。没有这个贯穿动作,击打将无效果。出左拳时。右肘贴在心窝口部位,右手拿到下巴,下巴也要往里收,以防对方的反击。打左直拳时右脚掌蹬地。(见图5)右手直拳打右直拳时,肩部转动角度比左直拳大,其转动角度为°,因而右直拳的打击力量比左直击大得多,但受对方反击的危险性也更大。(见图6)打右直拳时,以站立姿势把右肩向内转°,将右拳向前直击,要注意左肩应低一点,右脚尖用力蹬地,右膝盖几乎接触到左膝盖。有些教练当拳打到击打部位时,强调横拳的同时向内拧,此法虽有保护头部的优点,但会降低速度。以上所述左右直拳,都是以对方脸部为击打部位,如用右直拳打对方心窝部位时,应该低一点打,我不提倡用右直拳向心窝部位攻击,因为它易受反击。为了提高左右直拳的击打力量,并加强其准确性,要多做左右肩向内转训练,初学者更是如此(见图7、8)。3.旋击旋击,是屈臂状态下的打击法,有钩击、上钩击、摆拳三种。多年来,世界拳坛大部分级别的宝座被美国选手占据,这些美国拳击手大多采用旋击法。旋击法在近距离或中距离的猛攻猛打中,占有绝对优势。尤以短钩拳更具威力,也称致命性打击法。钩拳在短距离才能发挥威力。用左侧步,于躲闪对方击打的同时,向对方心窝或下颚击一钩拳,有很大的致命性威力,它已成为个矮、体壮的拳击手的有力武器。美国拳坛把左钩拳同直拳一起做为基本打法。钩拳的打法取站立姿势,击打臂屈肘成直角,紧缩胳肢窝,防止肘关节离身体以防反击,向对方的下巴旋体打击。击中目标之前,掌心向内,击中目标时,掌心向下,此时,肘与同肩高。打击臂在击中的一刹那,充分利用旋转力向内卷入打击。右钩拳则右脚尖,左钩拳则左脚尖向内转动,另只脚则使劲蹬地,以增加旋转力。钩拳又有从长距离、中距离打的长钩的,和在近距离接近战中常用的短钩拳两种。为防止对方的接近或在攻击前破坏对方的防守而打长钩拳。交叉打法也是长钩拳的一种。打长钩拳切记不要突然从右长钩拳开始打击。因为易被对方识破,遭受反击。打钩拳时,绝不要“打电话”—动作之前给对方通知(见图9)。初学者常易犯此毛病,教练应注意随时纠正电话式动作。短钩拳的特点是在短距离的接近战中能够打倒对方的锐利武器。从猛攻猛打转入抱住,从抱住动作离开,再进入猛攻猛打的瞬间,打短钩拳。引诱对方过来,闪躲、巧妙地打短钩拳,其威力很强大。短钩拳的打法与长钩拳基本上一样。打左钩拳时,右脚跟提起向内转动,左脚前进一步,左拳击中目标时,向内转动。打短钩拳也在左刺拳的引导下,才发挥它的威力,所以应重视左刺拳的重要性。左短钩拳打击时,应注意肘贴身,绝不要离开身体,但过于贴紧也不太好,肘贴身叫“贴身钩拳”。左短钩拳的动作是以右脚脚尖为轴,脚跟向内转动,于此同时,左脚向前一步打左钩拳,这时左脚尖向右。左拳击中目标时,左脚尖再向内转动一次。左短钩拳拳心向内,上半身旋转,左肘应贴身,因为体重全落在左拳和脚及全身旋转力,其打击效果倍增。打左短钩拳务必充分利用上体和肩部的旋转力,击中目标时要收缩胸大肌,下巴应往里收,以防万一。右短钩拳打法基本同左短钩拳一样,其不同点如下:右脚脚尖着地,右臂向左转体,脚尖向内。为避免阻碍,要向斜左前方进一步,打右短钩拳(但切记不要从前面打进;先出左直拳,再打右短钩拳,绝不可先打右短钩拳,以防反击),右肘贴身,拳心向内,立拳,一直打到目标为止。下面对几种动作做一简单对比:上钩拳在美国拳击界曾被认为是一种注定要失败的拳法。但著名的轻量级冠军罗伯托杜兰等一些拳击强手还是用上钩拳获得了成功。上钩拳的打击法同钩拳一样,屈臂成直角,突然打击,出拳时幅度要小,不要挥臂或者将臂大幅度后移,拳要从腰部开始向对方的下巴直接击去,打右上钩拳时身体重心集中在右脚。反之则集中在左脚。有的教练强调屈膝打击,目的在于体重集中在击拳一侧的脚上。实际上拳击时,伸膝打上钩拳更有效。打上钩拳也要提脚跟,这是所有打击法的重要条件。在打出上钩拳时,要把全部力量集中到拳上,利用一个小后摆,将身体重心移到前脚,这种上钩拳通常用于近战,不需要好大的空间,能破坏对方的内部防卫,不给对方反击的机会,是制胜对方的锐利武器。下面再谈一下摆拳,其特点是充分利用肩部和上体的旋转力。因摆拳打击线路长,离心力大,如打得准,则有很强的破坏力,但也因其线路长,使速度比其它打击法慢,如打不准,则疲劳度大,易受反击。为提高摆拳的打击效果,肩部、胳臂要放松,充分地旋转打击拳,拳击到目标的一刹那,手腕象往下弯屈似的打击,拳的击打点正击到目标(见图10)。经改进,“立拳摆击法”效果很好(见图11)。摆拳因动作幅度大,易受反击,因而可用在对方精疲力尽时,或者同善于侧出步的对手比赛时,连续打击对方,混合使用“一二击”打法,效果更加明显。有时双方乱打,一击摆拳便可结束战斗。摆拳同长钩拳的打击法没有明显的界限,有的拳击指导书就以长钩拳代替摆拳,干脆不提摆拳。(姜永吉)往期推荐:1,东方武术和西方拳击无论孰优孰劣2,拳击技法——进身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