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浪漫主义诗人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www.ykhongye.com/m/

亚历山大·蒲柏

首先进入我们视野的,是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Pope,年5月22日-年5月30日)。蒲柏严格意义上是一位古典主义诗人(放在此处是因为他的名气),他非常崇拜古希腊罗马的诗歌艺术,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上遵从古典主义。代表作有《鬈发遇劫记》、《夺发记》、《批评论》等。

亚历山大·蒲柏

蒲柏处在启蒙时代,他和他的诗歌也就像启蒙时代的开拓者一样,春风细雨般熏陶着欧洲大地。在他逝世的一两百年内,几乎每一个英国诗人在写诗或者评诗的时候都要引用一番蒲柏的观点,可见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因此他也被称为英国十八世纪最伟大的诗人。

蒲柏因为宗教信仰的关系没有接受过学校教育,他从小在家中自学,先后学习了拉丁文、希腊文、法文和意大利文的大量作品(可见他的家境在当时并不算糟糕)。他幼年时期患有结核性脊椎炎,造成驼背,身高没有超过1.37米,但这一切并没有摧残这位伟大诗人的意志。他12岁时就开始发表诗作,17岁时经人引荐认识了当时伦敦的很多社会名流,这既开拓了他的视野,也提升了他的知名度。21岁的时候发表《田园诗集》(Pastorals,),并在以后的几年中先后发表阐述自己文学观点的诗《批评论》(AnEssayonCriticism,)和叙事诗《温莎林》(WindsorForest,)等。

但像很多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一样,他缺少在名流圈混最需要的两样东西,一个是钱,另一个则是机遇。青年时期的他一直受人支助(在当时欧洲文艺圈里很多有才但无钱无势的人都会依附一些有钱人或者贵族,后者因为附庸风雅也乐于帮助他们),也许是命运女神觉得在他身体上的不幸有点太多了,需要在他的才华上给予点补偿。在斯威夫特的鼓励下他用十三年功夫翻译出了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Iliad,译成于年)与《奥德赛》(Odyssey,译成于年),当时他刚刚三十出头,两部译作不仅给他带来了极高的声誉,也给予了其丰厚的稿酬,他不再需要靠别人接济过日子了,但也有少许的不幸,嫉妒和诋毁的声音也传进了他的耳朵。

蒲柏还为牛顿写了著名的墓志铭:

Natureandnatureslawslayhidinnight;Godsaid"LetNewtonbe"andallwaslight.

自然和自然律法隐没在黑暗中;上帝说,“让牛顿去吧!”遂一片光明。

威廉·布莱克

接下来的这位诗人他的名字叫威廉·布莱克(WilliamBlake)。

威廉·布莱克

他是英国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这点很重要)、版画家,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伟大诗人之一,虔诚的基督教徒。主要作品有诗集《纯真之歌》、《经验之歌》等。

布莱克幼年时期也没有接受过学校教育,原因竟是他反感学校教育的死板,但这并不妨碍他的刻苦学习和博览群书。

他首先是一位优秀的版画师傅(据说他当初卖几先令的版画鲜有人问津,现在光复制品上千美元却有很多人趋之若鹜),其次才是一位诗人。他早期作品简洁明快,这可能是因为他年轻以及他和妻子、弟弟共同工作的缘故(生活和谐,充满希望)。中后期作品趋向玄妙深沉,充满神秘色彩。

在他所处的年代,法国正在大革命,美国也正掀起轰轰烈烈的独立战争,自由平等民主的风气受到当时进步人士的推崇,布莱克也不例外。他在预言诗《法国革命》(年)和《亚美利加》(年)等作品中,就讴歌了资产阶级民主民族革命,痛斥封建专制,追求平等和自由,也顺带抨击了英国的殖民主义政策,并对殖民地人民抱有同情。

《纯真之歌》节选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

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

君掌盛无边,刹那含永劫。

《纯真之歌》版画插图

《纯真之歌》版画插图

罗伯特·彭斯

看过电影《勇敢的心》的观众,都会被里面哀婉的风笛声,男女主凄美的爱情以及那颗追求自由的心所震撼和迷醉。那段故事发生在13世纪,地点是苏格兰。而我们今天介绍的第三位诗人,也诞生在苏格兰,他的名字叫罗伯特·彭斯。

罗伯特·彭斯

罗伯特·彭斯(-)苏格兰农民诗人,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他复活并丰富了苏格兰民歌,他的诗歌富有音乐性,可以歌唱。

彭斯出生在佃户家庭,父母先后生了七个孩子,他是长子,因此从小就饱尝了农事劳作的艰辛。彭斯父亲身份虽然低微,但也接受过教育,因此他千方百计让自己的孩子接受学校教育,同时也言传身教,因此彭斯得以博览群书、开拓视野。

他是一个短命的诗人(当时浪漫主义诗人似乎很多都是短命的),三十多岁就撒手人寰。留下了很多珍贵的诗篇,例如《两只狗》、《一朵红红的玫瑰》以及我们相当熟悉的《友谊地久天长》。

《魂断蓝桥》剧照,电影的主题曲就是《友谊地久天长》

彭斯首先是位农民,其次才是个诗人,他是和贫苦的农民血肉相连的,他的诗歌里很多是对农民劳动、纯朴友谊以及乡村生活的赞美和歌颂。他因为诗歌的缘故出名后,有机会接触上流社会,但他激进的思想无法融入他们,因此毅然回到故乡。直到他三十岁的时候才获得个税务官的职位,但这并没有让他离开乡村,离开他的苏格兰。

《友谊地久天长》《AuldLangSyne》(节选)

Shouldauldacquaintancebeforgot,

怎样忘记旧日朋友

Andneverbroughttomind?

心中怎能不怀想

Shouldauldacquaintancebeforgot

怎能忘记旧日朋友

Anddaysofauldlangsyne?

友谊地久天长

Forauldlangsyne,mydear,

亲爱的朋友,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Forauldlangsyne,

友谊地久天长

威廉·华兹华斯

接下来的三位诗人被统称为“湖畔诗人”(TheLakePoets),“湖畔诗人”指的是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较早产生的一个流派,成员主要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他们都曾在英国北部昆布兰湖区居住过,故此得名。

他们的诗作多是赞美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抒发缠绵的爱情、歌颂纯真的友谊,风格清新自然、青春亮丽、富有哲理,但后期转向保守和神秘主义。“湖畔”派作为浪漫主义的先锋,在和古典主义的斗争中功不可没,本身的艺术造诣也深厚,但是在后期和“恶魔派”浪漫主义(指的是拜伦、雪莱等新一代的浪漫主义)的交战中处于下风,也逐渐被取代。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Wordsworth,年4月7日-年4月23日),毕业于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文艺复兴以来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之一。他的诗歌理论动摇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推动了浪漫主义诗歌运动,曾当上桂冠诗人,代表作有《抒情歌谣集》、《丁登寺旁》、《序曲》、《她住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水仙花》等。(百度百科)

威廉·华兹华斯

华兹华斯早年就失去双亲,最亲近的人是他的妹妹多萝西(妹妹终身未嫁,一直陪伴他,也是一位诗人),他寄宿在自己舅父家,青年时就读于剑桥大学,毕业后到欧洲旅行,接触到法国大革命。对于这场革命,华兹华斯既倾慕又向往,他怀着极大的热情赞美大革命引领下的自由风暴,为此一度和自己的舅父闹翻,被中断了经济来源。但是这种热情也有熄灭的时候,在结识柯勒律治后,他的思想转而保守,从赞成大革命变为反对大革命。

年,他和柯勒律治合作发表了《抒情歌谣集》,宣告了浪漫主义新诗的诞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文学历史时刻。

《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

翻译:飞白

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

在山丘和谷地上飘荡,

忽然间我看见一群

金色的水仙花迎春开放,

在树荫下,在湖水边,

迎着微风起舞翩翩。

连绵不绝,如繁星灿烂,

在银河里闪闪发光,

它们沿着湖湾的边缘,

延伸成无穷无尽的一行,

我一眼看见了一万朵,

在欢舞之中起伏颠簸。

粼粼波光也在跳着舞,

水仙的欢欣却胜过水波;

与这样快活的伴侣为伍,

诗人怎能不满心欢乐!

我久久凝望,却想象不到

这奇景赋予我多少财宝,

每当我躺在床上不眠,

或心神空茫,或默默沉思,

它们常在心灵中闪现,

那是孤独之中的福祉;

于是我的心便涨满幸福,

和水仙一同翩翩起舞。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TaylorColeridge,年10月21日-年7月25日),英国诗人、文评家,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古舟子咏》、《文学传记》。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

柯勒律治19岁进入剑桥大学攻读古典文学,法国大革命刚爆发时,他和骚塞都表示支持和同情,但后来转而保守,惧怕大革命的火种散播开来,一度想合伙去美洲建立乌托邦社会,最后失败。后又与华兹华斯成为挚友,两人在年合作出版了著名的《抒情歌谣集》,宣告了浪漫主义诗歌的诞生。

柯勒律治的主要思想和“湖畔派”的其他两人一致,即追求乡村恬静的生活,追求纯粹美好的友情爱情以及对资本主义的抵触。

他的成名作《古舟子咏》带有神秘主义色彩,迷幻而空灵,影响较大。作为一个诗人,他的诗作不多,在文学史的地位离不开他的文评思想和原则,这对后世的诗歌和文学创作都有极高的指导意义。

《古舟子咏》(节选)

AtlengthdidcrossanAlbatross,

Thoroughthefogitcame;

AsifithadbeenaChristiansoul,

WehaileditinGodsname.

终于飞来了一头信天翁,

它穿过海上弥漫的云雾,

仿佛它也是一个基督徒,

我们以上帝的名义向它欢呼。

Itatethefooditneerhadeat,

Androundandrounditflew.

Theicedidsplitwithathunder-fit;

Thehelmsmansteeredusthrough!

它吃着丛未吃过的食物,

又绕着船儿盘旋飞舞。

坚冰霹雳一声突然裂开,

舵手把我们引上了新途!

Andagoodsouthwindsprungupbehind;

TheAlbatrossdidfollow,

Andeveryday,forfoodorplay,

Cametothemarinershollo!

南来的好风在船后吹送;

船旁紧跟着那头信天翁,

每天为了食物或玩耍,

水手们一招呼它就飞进船中!

Inmistorcloud,onmastorshroud,

Itperchedforvespersnine;

Whilesallthenight,throughfog-smokewhite,

GlimmeredthewhiteMoon-shine.

它在桅索上栖息了九夜;

无论是雾夜或满天阴云:

而一轮皎月透过白雾,

迷离闪烁,朦朦胧胧。

TheancientMarinerinhospitablykilleththepiousbirdofgoodomen.

一个老水手无情地杀死了这只吉祥鸟

Godsavethee,ancientMariner!

Fromthefiends,thatplaguetheethus!--

Whylookstthouso?--Withmycross-bow

IshottheALBATROSS.

上帝保佑你吧,老水手!

别让魔鬼把你缠住身!

你怎么啦?

是我用弓箭,

射死了那头信天翁。

《古舟子咏》是柯勒律治完成的唯一一部长诗,诗歌讲述了一个恐怖而又奇幻的航海故事。在一次航海中,一个老水手无端射死了一只象征着好运的信天翁,这以后,灾难和不幸很快就降生在这艘船上,并带去了无尽的死难和痛苦。全诗基督教思想浓厚,探讨了“罪”与“罚”的人生问题。

罗伯特·骚塞

罗伯特·骚塞(RobertSouthey)是“湖畔派”三诗人中才气较差的一位。其年青时代思想激进,醉心法国大革命,并写过史诗《圣女贞德》歌颂革命,后来还与柯勒律治计划在美洲的森林里建立乌托邦社会,但没有成功。

罗伯特·骚塞

中年后的骚塞政治态度变得十分保守,还热衷于趋附权贵,成了统治者的御用文人,并因此获得“桂冠诗人”的称号。年他作颂诗《审判的幻景》颂扬去世不久的英王乔治三世,攻击拜伦、雪莱等进步诗人,称他们是“恶魔派”。

骚塞流传下来的佳作不多,在湖畔三人组的知名度也是最低的,这不仅是因为他本身创作的优秀作品就少,也和他的道德品质有莫大关系。后世的人在评论骚塞时,都会在道德一栏上给予减分。

HisBooks《书斋咏怀》(顾子欣译)

MYdaysamongtheDeadarepast;

我的岁月尽同死者盘桓;

AroundmeIbehold,

当我举目向四周观看,

Where’erthesecasualeyesarecast,

无论把目光投向哪里,

Themightymindsofold/p>

都会遇到已逝的先贤;

Mynever-failingfriendsarethey,

他们是我忠实的朋友,

WithwhomIconversedaybyday.

我天天同他们倾心交谈。

WiththemItakedelightinweal

我曾与他们同享喜悦,

Andseekreliefinwoe;

也曾与他们共遣忧愁;

AndwhileIunderstandandfeel

每当我想起在我生活中

HowmuchtothemIowe,

他们给了我多少感受,

Mycheekshaveoftenbeenbedew’d

我常常为了感激涕零

Withtearsofthoughtfulgratitude.

泪水在沉思中夺眶而流。

MythoughtsarewiththeDead;withthem

我的思想和死者一起;一起生活在遥远的年代里,

Theirvirtueslove,theirfaultscondemn,

我爱他们的品德也责其错误;

Partaketheirhopesandfears;

和他们同怀希望和忧虑;

Andfromtheirlessonsseekandfind

我在他们的遗训中孜孜以求,

Instructionwithanhumblemind.

把得来的启示在心中铭记。

MyhopesarewiththeDead;anon

我的希望也在这些死者身上;

Myplacewiththemwillbe,

不久我也将去到他们的地方,

AndIwiththemshalltravelon

我们将一起结伴而行。

ThroughallFuturity;

向着无穷的未来奔波远航;

Yetleavinghereaname,Itrust,

我想我也会在此留下一个名字,

Thatwillnotperishinthedust.

这名字永远不会随尘土消亡。

乔治·戈登·拜伦

前面介绍的六位诗人里,除了华兹华斯的知名度稍微高那么一点以外,其他诗人都有点显得名不见经传。但是说起浪漫主义“恶魔派”三人组拜伦、雪莱和济慈,相信喜爱诗歌的人都不会陌生。这三人的诗歌在2个历史阶段对中国文学界有过重大影响。

年,五四运动爆发,西方的自由平等思想开始传入,其中就包括这些思想载体的浪漫主义诗歌,当时的青年很多以会西诗而自豪,在反封建反军阀斗争中,这些浪漫主义诗歌也在一定程度上鼓舞着当时人的们反抗和起义。其中就包括鲁迅、徐志摩等人。

第二阶段指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高考取消,知识青年下乡,笼罩在广大青年头上的是压抑和愤懑,而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追求自由解放的拜伦、雪莱诗歌得到吹捧,那个时候,如果说谁要装是懂点西方文化,吟不出几句拜伦雪莱济慈的诗,那是不合格的。

乔治·戈登·拜伦(GeorgeGordonByron,年1月22日-年4月19日),出生于伦敦,毕业于剑桥大学,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唐璜》等。

乔治·戈登·拜伦

拜伦的一生是充满传奇的一生,用现今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开挂的人生。他短暂的一生充满争议,但却让人肃然起敬,人们会在他的私生活上指指点点,又不得不承认他无与伦比的才华。“湖畔派”诗人骚塞称呼其为恶魔,但你也不得不对其为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做出的贡献赞叹不已。他是一个诗人、浪荡公子、贵族、上议员、军事领袖。很多在我们看来和一个诗人不搭架的称谓都可能落在他的头上。

首先,他是个贵族。十岁时,继承家族世袭爵位及产业(纽斯泰德寺院是其府邸)成为拜伦第六世勋爵。幸运女神热切地送给了他地位、才学和财富这三件珍品,据记载他的城堡出售后获得了英镑,相当于现今的上亿资产。雪莱在一次给玛丽的信中写道:“我们每天的生活是这样的,拜伦男爵下午两点起来吃‘早餐’,我们一起谈话和读书到六点,然后一起去骑马,晚餐在八点钟,晚餐后,我们接着谈话到清晨四点……我很惊讶地发现:拜伦男爵的家里除了仆人之外,有十匹马、八只狗、三只猴子、五只猫、一只老鹰、一只乌鸦、一只猎鹰。除了马以外,每个仆人和其他动物都来去自如,并且它们就像主人一样,大声吵闹和打架……刚才,我下楼梯时,又在楼下碰见五只孔雀、两只母鸡、一只鹤……”

生活不检点,私生活混乱,和多位女性有染,对自己的结发妻子却百般虐待和凌辱。拜伦在剑桥大学和一群贵族公子哥在一起染上了一系列坏毛病,例如迷恋射击、赌博、饮酒、打猎、游泳、拳击等各种活动。因为帅气的容貌和超凡的才气(当然也包括爵位和财富),当时的名媛圈佳丽们对拜伦爱慕不已。多情的气质让拜伦照单全收,不管是贵族夫人,还是名媛大小姐,甚至是女仆佣人,拜伦都能播下情种。和薄情寡义的公子哥不同,拜伦对每个他眷恋过的女人都有交代。即使是这样,他的反对者们仍旧抓住这点对其进行疯狂的人身攻击。

追求政治抱负取得失败。拜伦继承了祖父的爵位,他本人也有政治野心,一度当上了上议院的议员。但是,在议会的拜伦为工人利益辩护,遭到保守派的不满,仕途并不顺利。见识到政客们的虚伪卑鄙,对普通民众的冷漠无情,诗人愤懑不平。年拜伦被迫离开英国流亡欧洲,期间结识了诗人雪莱。

诗人和将军的共同身份无疑增加了拜伦的浪漫主义色彩。他既参加过意大利烧炭党人的革命,也加入到希腊的民族解放运动当中。他把自己的稿费,卖府邸的钱都捐出去支持革命事业,并且动用自己的政治关系寻求英国议会的拨款。本人则亲自带兵作战,最后病死在军营。

杰出的诗歌才华,创造出了“拜伦式”的诗歌,塑造了“拜伦式”的英雄。拜伦喜欢在诗歌作品里塑造一个奇绝伟岸的英雄人物,这类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具有矛盾性:一方面,他们热爱生活,追求幸福,有火热的激情,强烈的爱情,非凡的性格;敢于蔑视制度,与社会恶势力誓不两立,立志复仇,因此,他们是罪恶社会的反抗者和复仇者。另一方面,他们又傲世独立,行踪诡秘,好走极端,他们的思想基础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在斗争中单枪匹马,远离群众,而且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因而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在拜伦的《东方叙事诗》中,出现了一批侠骨柔肠的硬汉,他们有海盗、异教徒、被放逐者,这些大都是高傲、孤独、倔强的叛逆者,他们与罪恶的社会势不两立,孤军奋战与命运抗争,追求自由,最后总是以失败告终。

拜伦作为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一生都在用诗歌和实际行动诠释并践行着浪漫主义。他的诗歌和他本人的光辉写照一样,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我愿做无忧无虑的小孩》

我愿做无忧无虑的小孩,

仍然居住在高原的洞穴,

或是在微曛旷野里徘徊,

或是在暗蓝海波上腾跃。

撒克逊浮华的繁文缛礼,

不合我生来自由的意志,

我眷念坡道崎岖的山地,

我向往狂涛扑打的巨石。

命运呵!请收回丰熟的田畴,

收回这响亮的尊荣称号!

我厌恶被人卑屈地迎候,

厌恶被奴仆躬身环绕。

把我放回我酷爱的山岳,

听巉岩应和咆哮的海洋。

我只求让我重新领略,

我从小熟悉的故国风光。

我虽然年少,也能感觉出

这世界决不是为我而设,

幽冥暗影为何要幂覆。

世人向尘寰告别的时刻?

我也曾瞥见过辉煌梦境——

极乐之乡的神奇幻觉;

真相呵!为何你可憎的光明!

唤醒我面临这么个世界?

我爱过——所爱之人已离去;

有朋友——早年友谊已终结;

孤苦的心灵怎能不忧郁,

当原有的希望都黯然熄灭!

纵然酒宴中欢谑的伙伴们,

把恶劣情怀驱散了片刻;

豪兴能振奋痴狂的灵魂,

心儿呵,心儿却永远寂寞。

多无聊!去听那些人闲谈:

那些人与我非敌非友,

是门第、权势、财富或机缘,

使他们与我在筵前聚首。

把几个忠诚密友还给我,

还是原来的年纪和心情;

躲开那半夜喧嚣的一伙,

他们的欢乐不过是虚名。

美人,可爱的美人!你就是

我的希望,慰藉,和一切?

连你那笑靥的魅力也消失,

我心中怎能不奇寒凛冽!

又富丽又惨苦的繁嚣俗境,

我毫无叹惜,愿从此告辞;

我只要怡然知足的恬静——

“美德”熟识它,或似曾相识。

告别这熙来攘往的去处——

我不恨人类,只是想避开;

我痴心寻觅阴沉崖谷,

那暝色契合这晦暗胸怀。

但愿能给我一双翅膀:

像斑鸠飞回栖宿的巢里,

我也要展翅飞越穹苍,

飘然远引,得享安息。

珀西·比希·雪莱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很多人都会吟颂这句诗,但鲜有人知道它的作者是谁。这句诗就出自诗人雪莱的《西风颂》。

珀西·比希·雪莱

珀西·比希·雪莱(PercyByssheShelley,年8月4日—公元年7月8日),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作家,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颇深。雪莱是英国文学史上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与拜伦并称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双子星座”,马克思称“彻底的革命者”,恩格斯称“天才的预言家”。

雪莱生于英格兰萨塞克斯郡霍舍姆附近的沃恩汉,12岁进入伊顿公学;年进入牛津大学;年3月25日由于散发《无神论的必然性》,入学不足一年就被牛津大学开除;年11月完成叙事长诗《麦布女王》;年至年完成了两部重要的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倩契》,以及《西风颂》;年7月8日落水身亡。

雪莱和他的第一任妻子哈丽特并没有真正的爱情。在他拜访葛德文的时候,葛德文17岁的女儿玛丽十分倾慕雪莱,两人在思想、气质上都很接近,相见恨晚。雪莱清楚,要想与玛丽结合,必须解除他与哈里特的婚姻关系,但玛丽的父亲葛德文拒绝雪莱进入其家门,哈丽特也拒绝与他离婚。在这种情况下,他与玛丽私奔法国。哈丽特在生活中很不如意,非常孤独,在伦敦海德公园投水自尽。玛丽的妹妹范妮因为暗恋雪莱不能自拔最后也自杀身亡。

《西风颂》(节选)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

要是冬天已经来了,春日怎能遥远?

诗人把西风当作革命力量的象征,它横扫败叶、席卷残云、震荡大海,是无所不及、无处不在。同时西风对新生事物起了保护和促进作用,是“破坏者兼保护者”。诗人愿意做一把预言的号角,告知人们:如果冬天已经来了,呵,西风,春天还会遥远吗?这有名的诗句一百多年来鼓舞了无数革命者。

约翰·济慈

在罗马的一个公墓里,竖立着这么一块墓碑,上面写着“Hereliesonewhosenamewaswritinwater.”(此地长眠者,声名水上书),这就是诗人济慈生前为自己题的墓志铭。

约翰·济慈

约翰·济慈(JohnKeats,年10月31日—年2月23日),杰出的英国诗人作家之一,浪漫派的主要成员,与雪莱、拜伦齐名。他去世时年仅25岁,可他遗下的诗篇誉满人间,代表作有《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等。

济慈很小的时候就失去双亲,和三个弟弟一个妹妹相依为命,他的一生短命又悲苦。15岁的时候被送去当药剂师学徒,后取得药师证,但他的愿望是成为一个诗人,这是他永恒梦的所在。

23岁的时候他的弟弟汤姆得了严重的肺结核,他回家照顾,不久弟弟病亡。两年后他自己也离开人世,他在弟弟病故后搬到普斯泰德(Hampstead),在那里,济慈遇见并爱上了一位年轻的女邻居,方妮·布朗(FannyBrawne),但没有结婚。

济慈擅长对自然景物和事物外貌的描写,其手法细腻,感情质朴,声调绝美。他还提出“美即是真,真即是美”的艺术创作主张,对后世抒情诗的创作影响极大。

《希腊古瓮颂》(节选)

哦,希腊的形状!唯美的观照!

上面缀有石雕的男人和女人,

还有林木,和践踏过的青草;

沉默的形体呵,你象是“永恒”

使人超越思想:呵,冰冷的牧歌!

等暮年使这一世代都凋落,

只有你如旧;在另外的一些

忧伤中,你会抚慰后人说:

“美即是真,真即是美”这就包括

你们所知道、和该知道的一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