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元旦治疗计划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80606/6308468.html/07/30
木昜我的所谓的学生是一些藏族人。这样来称呼自己的学生不免有排外的味道,但是因为语言和风俗在各民族之间确有大不相同之处,我们相处的日子倒因此添了许多有趣的地方。法国小说家加尔曾讲过一个关于普鲁斯特的故事。普鲁斯特想让一家法国报纸发表一篇关于他那部伟大小说的文章。普鲁斯特的骄傲让他认为没人能比自己写得更好,所以他就亲自伏案提笔。然后他请一位年轻的朋友给文章署名,便把文章投给了编辑。可几天后,编辑愤怒地回信:“我必须拒登你的文章。这篇评论对马塞尔·普鲁斯特先生的作品如此敷衍且漠然,如果我登了这样一篇文章,那他是绝不会原谅我的。”显然,尽管作者对于自己的作品十分在意,而且很容易对那些负面评论心生怨恨,但他们很少自我满足。因为他们很清楚这样一部花费了自己大量时间和心血的作品与他们的最初构想有多大差距,每每想到这点,他们就很容易因自己未能完整表达构想而心生恼怒,反而不太可能满足于那几段可以让他们带着自得的目光审视的文字。这是一篇很短的随感,而我提笔写下的这个故事无疑会让它变得长一点,对此我很羞愧。上课的老师也许是最不适合来给他自己的课堂写文章的那个人了。胡适说过一句话:“达摩东来,只为寻一个不受人惑的人。”实践队里的讨论,让我的理解从“不受人惑”变成了“受人惑”,从学习的困惑变成了对外面世界的诱惑。人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去解释问题,开课前的种种准备,为的是自己构建起来的受众对象。就在第一堂课,当我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自信”后,他们的表现让我不自觉地学起了沈从文第一次给学生讲课的行为,沉默。夹杂着藏语的汉语课堂上,学生肆意奔放的自信让我沉默着,虽然只是准备了一节课的教案,摆在眼前却看得生疼——这是最生动的讽刺。我们以为大山能阻挡出行的脚步,却忘记了梦想能给人翅膀。他们有想当拳击手的、有想做商人的、有想做老师的……当我试图用自己的语言努力地描绘着大山外的诱惑,他们就端正地望着我,就像一个第一次进动物园玩耍的孩子,隔着铁栏的猴子卖力讨好着游客,因为这样会有饼干香蕉吃。他们也还是孩子,而我就是那只猴子。猴子的表演尽心尽力,看客的心理得到满足,大家各取所需,各得其所。于是我知道了,“东来”不为他惑,为己惑。自然的生态带来自然的心理,在没有工业污染的天空下,生活着一群勇敢、自信的孩子,他们有勇气去表达梦想,更有信心去追逐梦想。不自觉里,我成了“杞人”,忧伤着一片纯净的天空,这是我从课堂上学到的。谁给谁上课?谁是谁老师?我想我们现在应该知晓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