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东京奥运会来看,中国拳击还有哪些不足 [复制链接]

1#

8月8日,东京奥运会闭幕,中国代表团以88枚奖牌收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拳击项目,我国6名选手参赛,最终摘得了2枚银牌。总体成绩尚可,但连续两届奥运未能实现金牌入账,低于业内预期。

本届奥运会拳击比赛,古巴队以4金1铜位列榜首、英国队以2金2银2铜紧随其后,俄罗斯以1金1银4铜位列第三。此外,另有6个国家选手摘得金牌。而东道主日本队携主场之利,以1金2铜创造了该国在奥运拳击项目中的历史最好成绩。

中国拳击历届奥运会奖牌榜

本届奥运会拳击赛场最大变化是男子级别减少为8个,女子级别增加至5个。但纵观最近5届奥运会,世界业余拳击格局未有明显变化,项目传统强国古巴和俄罗斯依然稳踞拳击榜前列。

哈萨克斯坦和乌克兰在本届奥运会表现不佳,其成绩甚至排在中国之后,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男子竞争愈加激烈,二是女子比重增加,上述两国并无优势。相比之下,英国已连续三届奥运会在女子拳击项目上收获金牌。

拳击并非中国体育的传统优势项目。本届奥运备战周期,中国拳击队秉承“技术型、技巧类”的训练理念,应该说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尤其是女子拳击在年、年世锦赛上都曾取得不俗战绩,在女子领域位列前茅。

女子选手谷红摘得69KG银牌

本届奥运会女子69KG比赛,我国选手谷红在首局领先的情况下,第二回合因搂抱战术被罚分,但之后的数8明显错判。最终三回合结束,谷红遗憾与金牌失之交臂。

应该说,这是本届奥运会中国拳手离金牌最近的一场比赛,剔除场外因素,谷红的心理状态及战术安排有一定原因,尤其是因紧张和心态变化导致动作变形。此外,教练员临场指挥也有一定的责任。

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接下来我们着重就本届奥运会中国拳手的表现梳理一下问题和不足,谨供业内参考:

一、对抗能力明显不足

拳击是一项典型的对抗性竞技项目,可以说“对抗性”是拳击的最大魅力。我国参赛的6名拳手,在对抗能力方面均逊色于高水平对手,主要体现在双方对攻和攻防转换中,多形成向后、向侧运动,关键其不是“战术”的需要,而是力量和能力不足导致被对手形成的牵制。

男子75公斤级唐拉提汗稍好一些,其余5名拳手在身体对抗、击打力量、拳法顶伸力量、控制重心下肢力量等诸多方面都有一定差距。对抗能力不足导致技战术在应用中大打折扣,使技能发挥受阻。

唐拉提汗2-3负于巴西选手(后者最终夺冠)

二、前手直拳缺失

拳击主要包含直、摆、勾三种拳法,落点在头部、躯干有效部位,由此形成12种击打形态。我国的6名选手普遍缺失前手直拳,比赛中前手直拳有效命中几乎没有。前手直拳是距对手最近、击打最为迅捷的一项技能,具备便于控制距离、寻找时机、破敌节奏等优点。我国选手前手直拳应用缺失,需要认真总结。

三、刻意求变反成败笔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依据自身优势确定相应技战术“知己”是前提,其次才是知彼,根据对手的特点抑制对方。复盘我方失利的几场比赛,尤其女子选手场上刻意求变:步法移动、抱架切换、组合应用变化,不能很好地贯彻自身特点,由此导致被动。我国拳手的技术应用变化较多,但从完整的技战术层面看,打法较乱,技战术应用不够清晰,并且缺少“杀手锏”技能。

女子选手李倩摘得75KG银牌

四、强调“有效拳”忽略竞争性

国际拳联年后开始施行“10分制竞赛规则”,明确了每回合胜负的标准:一是命中对手的有效拳数量;二是运用技战术掌控比赛的能力;三是竞争性。

我国拳手胡建关、常园的失利之战,分析到每个回合,可以说在有效拳方面并未明显输于对手,但其控制比赛及站桩式拼打能力方面则弱于对手。也就是说,仅仅依靠“有效拳数量”的微弱优势不能认定为获胜方。需要说明一点,奥运拳击获胜评判重要标准“有效拳数量”不仅仅是数量的多少,完成质量也是重要因素。

五、防守反击理念根深蒂固

拳击战术主要有五大类,根据拳手的特点通过长期系统、有针对性训练而形成,不存在孰优孰劣区分,只有哪种打法更适合选手赢得比赛。我国拳手普遍都采取“防守反击型”战术。

客观讲,防反型战术主要应用在“弱胜强”所采取的打法。拳击作为一项以对抗性为核心的竞技运动,必须具备“向前的能力”,然后才能再谈“变化”。单一的防反,势必在评判中将自己置于被动地位。

52KG胡建关憾负无缘8强

六、读懂规则才能引领发展

“10分制”与之前的《竞赛规则》发生了原则性改变。该变革目的是让“奥运拳击”与“职业拳击”在评判标准上形成一致。问题是:国际拳联将哪些“职业拳击”评判标准引入了奥运拳击?

高质量“有效拳”是关键

《竞赛规则》规定,“有效拳数量”仍然是评定胜负的首要标准;相近的情况下,再参考运用技战术控制比赛的能力以及竞争性。但是“相近”不仅是数量的相近,更重要的是高质量有效拳,即形成“重击”效果的相近。

把握第一拍是重要依据

基于观赏性,职业拳击更倡导主动进攻的理念。正因如此,双方的第一拍有效拳,会给评判造成视觉冲击。特别是比赛始终处于快节奏、高频率、密集的相互击打时,裁判员很难在脑海中如实记录双方的有效拳,多是以双方有效拳互相“抵消法”来记录优势方。

因此,把握好进攻的第一拍、结束前的末一拍、组合攻击中的压制,是获取回合胜负的关键。当然,赢得第一拍有效拳,并不是特指采取主动进攻的技战术打法。

连续输出必不可少

我国拳手普遍采用防守反击型打法。那么,拳手要在控制或移动中等待机会,容易导致比赛中出拳数量减少、主动连续进攻下降、向前目的性不足。因此必须加强阵地战对抗能力、捕捉时机能力和向前进攻能力。当前奥运拳击竞技水平越来越高,依靠单拳命中赢得比赛几乎已无可能。

结果不佳的其他因素

客观讲,中国拳击队在东京奥运会上表现不佳,但拿到两枚银牌依然非常不易。首先,奥运资格赛受疫情影响较大,原本在东京奥运会前还有一次落选赛机会,但受疫情影响未能举行,客观上影响了中国队获得更多参赛资格的目标,扰乱了全队备战规划,最终仅有6名拳手参加奥运。

其次,由于疫情影响,中国拳击在年亚大区资格赛后,整整一年多没有获得出访比赛机会,对选手提高能力、积累经验影响较大。国外赛事重启较早,但中国运动员却没有这样的机会。拳击和其他交手类项目都有一个特点,从比赛中获得的提升要远大于封闭训练和队内实战。中国代表团本次在拳击、摔跤、跆拳道、空手道等交手类项目一金未得,也印证了这个问题。

另外,国家队参赛的6名队员中多数是首次参加奥运会。众所周知,奥运会的压力、竞争激烈程度及裁判尺度与其他国际大赛不可同日而语。关键比赛中,我们的队员因大赛经验缺乏导致心理、技术动作及阅读比赛等方面出现问题。

在国家严格疫情防控的要求下,运动员、教练员虽然有了安全的保障,但却未能获得大赛锻炼机会,这一点利弊参半。

最后从根本上讲,中国拳击土壤依然贫瘠,基础薄弱。从本次奥运会参赛表现看,女子选手虽然具有一定的身高优势,但很多最基本的抱架、基础拳法都不规范。作为国内最好的选手,基本功不过关,这从侧面印证了中国拳击基础培养的落后。

所以,中国拳击若想提高,一定要从青少年和重视基层训练抓起。中国拳击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理念和大方向,这个值得肯定,但细节仍需调整。尤其,要注意因材施教,包容并发展多种风格。

胜了就捧,输了就踩不是科学的态度。作为业内人士,我们需要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而非全盘否定。最后需要明确的是,虽然奥运拳击规则靠近职业,但二者仍是截然不同的培养方向,双方应相互借鉴共同发展,而非对立。

上述总结,主要针对本届奥运会简单梳理了一些存在问题,至于普及基础、训练模式、断代培养、精神塑造、裁判员国际话语权等方面未有涉及,不妥之处欢迎业内人士讨论并指出。当然,中国拳击目前仍有很不少值得推广的先进理念和训练方法,限于篇幅本文未作叙述。在此,谨希望能找准问题,共同促进中国拳击事业更好地发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