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在健身广场上跟几个练武术的朋友玩起了拳击,只所以选择拳击主要是因为带上拳套更安全,其实是拳击相对更简单。对我来说,只要能安全对练就行!当时也想要么摔跤要么拳击,可综合来看摔跤技术含量更高,没人教难以自学,而且在野外更不方便!最终还是选择戴上护具就能打的拳击了!
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别谈什么拳击技术和流派了!我的思路很简单就是用武术理论来指导拳击训练,武术理论很简单就是接触过最简单的那些武术谚语!我根据平常训练和对练时,总结出几个最重要的作指导原则。
拳练千遍,其义自见。我曾经学过擒敌拳,也从网上查看的教学资料,都知道出拳讲究发于根,顺于中,达于梢的发力理论,但一直没有摸到其中的头绪。大多时候只是照猫画虎而已,直到每天一拳一拳的有心打上一千拳,这样没过多久终于算是真正理解了发力理论!当然理解是一回事,真正的练到好处不容易,更难的是如何在对练中发挥出来!因为实战中水平相当的对手不会给你这么完美的发力机会!
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我表面是练拳击,实际九成以上的时间只是在跑步、跳绳、单双杠训练,与拳击直接相关的也就是偶尔打打沙袋、空击和对练。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把体能力量协调等基本素质练好,比任何拳击技术都重要的多。
练时无人如有人,打时有人如无人。我认为这就是一积极的心理暗示训练方法,本质上无非是平时用心训练,打时放松应对。当然只能是相对而言,不可能做到完全一样!
当然在不断对练中自己总结出来的很多经验教训,其实也都是前人早就总结好的,只不过自己用行动再模拟了一遍而已。
不怕千招会,只怕一招熟。我大部分时间其实都是在健身练体能,到现在所练的拳法就是前刺后直近身接勾。在实战中能用出来的也就是前刺后直,近身勾拳一直没能在对练中发挥出来。听上去招式非常简单,只要练好这一招,就能从中变换出几十种不同的招术,完全可以应对绝大多数情况!
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父。我刚开始也认为拳击是拳为主,等对练才发现拳击是七分步三分拳!步法训练和应用更重要,正是出于这点考虑我才重新开始跳绳!当然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不用学太复杂的步法,简单的前后左右就完全足够了!难得是如何做到步拳协调,进退自如!
一胆、二力、三功夫。在刚开始对练面对来拳时,由于大脑的自我防卫机制,人的本能反应都是闭眼后仰!要想克服这一点,必须重新给大脑下定义:瞪眼前冲!这也是看对方实力水平的关键一点,一个刺拳过去如果对方后仰明显,自己心里就有数了。除了胆量外,我本来不特别注重力量的,问题是当力量差距太大时,我才知道一力降十会。有时我跟力量弱、体重轻的人对练时,哪怕我不动手,只是轻微的身体对抗,再加上他们步法不稳,感觉很容易就能把他们撞倒!当然我遇到同样比我力量重量大太多的人时,也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对方哪怕没有任何技术,只是简单的推搡就让自己手足无措!
不招不架只是一下,犯了招架便有十下。我所理解的招架就是指完美的防守之后再反击,当对方直拳过来后,应该先怎么样,再怎么样。这些想法很好,可面对同等以上水平的对手时,他不会给你这么多反应时间的。大多时候就是不招不架,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同等水平下,别总想着不挨打只打人,能做到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就很不错了!
两唇要结合,封之气力多。我开始对练时身体素质感觉是不错的,但总觉得体力不支。主要原因就是对练太紧张,没有调节好呼吸。在对练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嘴巴,要做到轻咬双齿,两唇闭合。这样不仅更安全,而且更有利于保持体力,不至于不到三分钟就力竭!
对方打来身如球,拧走转身莫停留,进如盘蛇吸食走,刚柔相济着意求。这一句是刚从网上看到的,与自己总结的不断移动步法、变换身法,时刻注意攻防转换虚实结合是一样的道理。这样做的前提是必须有良好的体能做保障,否则难以坚持下去。当然从健身角度讲这是求之不得的事,从拳击角度讲这样能减少对方大多数攻击,也能给自己创造更多的打击机会。
虽说是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但每个人对真传一句话有不同的理解,便有了各自不同的万卷书。我在自学拳击的过程中,慢慢理解了这些简单的武术谚语,越来越觉得前人总结的谚语就是所有格斗的精华所在!只不过知道这些谚语没什么用,重要的是自己的是否理解,理解之后是否按照这些谚语来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