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豆瓣评分94,与饮食男女齐名,却鲜 [复制链接]

1#

年是个神奇的年份,那年出了很多经典的电影,国外有《肖生克的救赎》、《阿甘正传》等,国内有《饮食男女》、《阳光灿烂的日子》、《背靠背,脸对脸》等。

前几部评分与名气一样高,《背靠背,脸对脸》却鲜有人知,昨儿个我把它翻出来看了看,发现这部国产黑色喜剧真是良心,它的故事脉络、表达手法都很有特点。

影片讲的是,某市的文化馆副馆长,在担任三年代理馆长后想要转正,和前来的空降领导作斗争的事。

故事虽然集中在小小的文化馆,却讲透了职场中尔虞我诈的大主题,导演给明争暗斗披上黑色喜剧的外衣,通过特定的台词、场景隐喻、,将利益面前人性的扭曲、丑恶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出浓厚的人文主义和哲学思辨。

下面我就从反讽设定、隐喻手法、现实意义,三个层面,和大家聊一聊这部电影的魅力。

01绝望的黑色与反讽的幽默,构成了黑色幽默的内核

什么是黑色幽默?

《大英百科全书》的定义是:“一种绝望的幽默,力图引出人们的笑声,作为人类对生活中明显的无意义和荒谬的一种反响。”

“黑色幽默”最初源自于美国文学,是一种用喜剧形式表现悲剧内容的文学方法,后逐渐进入电影等艺术领域。

它最大的一特点就是思想情绪的黑色与幽默相结合。

1.绝望的黑色:人物命运的反差,塑造出无可逾越的阶层

影片中的王双立、猴子,代表着职场底层挣扎的人物,电影非常真实的还原了这类人的绝望感:

做代理三年的王双立能力出众、民心顺从,趁着新一轮的民意评选,以为自己肯定能够如愿以偿了,结果徐副局长给他空降过来一个马馆长;王双立暗中使绊子挤走了老马,又空降来一个阎馆长。

猴子在文化馆做了几年的临时工,任何一个有背景的人来,马上就能得到编制,而他辛苦工作好几年,还是编外人员。

底层职场人的意愿,如同蝼蚁一般,自己的职场命运基本不在自己手里。徐副局长一句话就能剥夺掉王双立的人事任用权和财*管理权,把他架成空架子;新来的闫馆长可以只凭心情不高兴,马上就开除自己看不惯的猴子,换成有背景的人。

与之相反的,是冷冰冰、陶乐乐等代表的是职场中有权力的人物的生活:

冷冰冰普通中专毕业,文化馆为了把她一个人招进来,专门策划一次考试;陶乐乐进入文化馆,只需要表哥的一张字条就可以……

通过两个层级人物职场命运的对比,电影给我们展示了两个不可相提并论的阶层,更可悲的是,底层人还必须通过站队选择上层人作为屏障,确保自己的职场生涯无忧,没有半点自由意志可言,地位差距和层级划分的绝望展现得淋漓尽致。

2.反讽的幽默:在荒诞、反讽中,将人性虚情假意的丑恶面无限放大

《背靠背,脸对脸》无处不在的黑色幽默,将利益竞争中人性的丑恶、畸形、阴暗无限放大和渲染,使其变得荒诞,达到反讽的效果。

影片的设定本身就有荒诞的基因,编剧竟然把尔虞我诈的故事设定在文化馆,其本身就具有反讽的意味。

文化馆的初衷是建设精神文化,它的作用是带头构建精神文明,弘扬、宣传洁净的文明风气,而在这样一个本该纯洁的地方,却反复上演着勾心斗角、阴谋阳谋,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反讽。

“文化人”这三个字好几次在影片中出现,本是象征着礼仪、诚信的一个词,从一群虚伪、奸诈的人口中说出,也是一个反讽。

一个本该塑造精神文明的地方,却藏着污浊不堪的尔虞我诈;一个象征着礼仪的词,却频频被虚伪之人用来打明枪,内外反差所塑造出的荒诞感,将上层级的人虚伪刻画得淋漓尽致。

抛开“幽默”之后,黑色幽默用其荒诞、反讽的风格,将下面层级小人物的绝望和无奈展露无余,更是将上层级的丑恶无限放大,最后留给观众的是更深的思考。

02大量的隐喻,增加黑色幽默的喜剧效果和主题深度

意大利的电影理论家帕索里尼指明:“电影靠隐喻而生存。”

那什么是隐喻呢?

影像中的隐喻,是一个从具象到抽象的表意过程,具有“多相性”的特征。通过对影像符号超越具象涵义的阐释,可以探寻到由具体意象抽象出来的深层意蕴。

《背靠背,脸对脸》使用了大量的隐喻。

从片名到角色,再到象征符号,都使用了大量的隐喻手法来呈现,表达主题多样化,既增加了电影的信息量丰富内涵,还提高了艺术水准。

1.符号的隐喻:千年古建筑暗指流传几千年的人性争斗

影片中的文化馆坐落在古老建筑群里,导演给了3次这个古老建筑的特写,尽显时间沧桑和厚重感。

这特地给的镜头并非是随意的,而是具有特别的指向意义,古建筑隐喻的是人性中争斗不息的规律。

影片中第一次出现古建筑的镜头时,就是空降马馆长过来,王双立和他第一次在会议上交锋的时候;第二次是和闫馆长交锋,吹响反击号角的时候;第三次是片尾徐副局长召他开会,准备提拔他的时候。

尤其是最后一个镜头,王双立能否得到成为馆长,导演没说,只是给了一个千年古建筑的特写。

王双立能否成为馆长已经不重要了,导演通过这个长镜头,已经把影片主旨——“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争斗,有争斗就有人性狰狞的时候,这是人性的规律,就像这古建筑一样传承千年”隐喻出来了,即留有悬念,又回味无穷。

2.片名的概念隐喻:表面上和气,背地里撒气

一个成功的电影片名如果采用了概念隐喻的方法,它一定要符合构成概念隐喻工作机制的一个特点:源领域和目标领域的相似性。

片名中的目标领域所映射在观众头脑中的源领域必须具有较强的相似性,能够让观众在第一时间联想到影片想引导观众达到的意象。

《背靠背,脸对脸》的片名平淡无奇,它跟剧情发展也没有太大关联,但其实它是一个隐喻,指的是职场里利益竞争时,阳奉阴违的人性。

片中王双立对新来的馆长非常客气,又是请人喝酒,又是送小礼物的,一口一个馆长叫得很亲热。背地里却使各种绊子,让老马出尽洋相,背上办事不力、无能的名头。

人性是复杂的,脸对着脸时相干无事,甚至可以把酒言欢推心置腹,背靠着背时你却永远不知道对方在算计什么。

编剧通过背靠背和脸对脸,两个具象的行为,完美的把人际斗争中人性复杂的一面呈现了出来,传递出的意向,引发观众对人性、现实的思考。

3.角色的隐喻:围绕着利益人性表现出怎样的复杂性,构成怎样的职场生态

影片中在人物的刻画上,大胆的虚构与对现实的敏锐观察相结合,把职场生态中不同人群的行为动机全方位的呈现出来:从王双立的竞争对手到职场盟友,从“墙头草”的中立同事到上级领导,不同人群的生动描写刻画了职场生态中四大基本角色,将人际关系竞争时人性中所包含的庸俗、卑鄙、势利表现得淋漓尽致。

A领导——有权力,能影响别人的职业生涯

电影中的徐副局长有权力,王双立屡次晋升不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他在谋划。

徐副局长对自己属下的职业生涯有生杀予夺大权,他代表的是职场中势能最强的领导,对应的是人性中的虚荣与势利。

B竞争对手——明枪暗箭,能用的都用上

王双立和空降过来的阎馆长和马馆长竞争时,明枪暗箭齐上阵,王双立给马馆长设套,阎馆长给王双立穿小鞋。

他们三个都是竞争者的具化形象,只要能合理的击垮对手,他们会在竞争规则范围内全力的出手,尽显贪欲和阴险。

C盟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李会计和猴子是王双立的忠实拥趸,打击马馆长李会计是主力,斡旋阎馆长猴子是主力。

他们代表的是职场中的盟友,以利益为基础与拥护者结成联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尽显人性中的鄙俗和谄媚。

D中立同事——我只想要安静的工作

音乐组组长等人就是中立同事的代表,他们不关心谁当馆长,只想安静的工作,谁上任就支持谁,不谄媚也不敌对,是精明的利己主义者。

剧中的每个角色都隐喻了现实中的一类人,众多人物的隐喻以及围绕利益人性展现出的多样性,完成了导演对于性复杂人性的剖析。

东野圭吾在《白夜行》中写道:“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一是人心。”

经过导演一层层的隐喻解析,是观众通过影像看到了人性百态与职场的“丛林法则”,对人性中的尔虞我诈进行了批判,表达了导演的无奈和失望,令人深思。

03影片展现出的3个现实意义和启示

《背靠背,脸对脸》是一部小故事大主题的作品,其故事内核是职场竞争中的尔虞我诈,其故事底色是人性中的卑鄙、势利。

导演把这个故事披上黑色喜剧的外壳,委婉又犀利的揭示了人际关系中勾心斗角的荒诞,令人觉得好笑又引人深思。

影片主题延伸出来的现实意义有以下3个:

1.“拳击式职场”中,人际关系永远是晋升的“拦路虎”

拳击比赛中,你最后把对手撂倒了,也不一定能赢得比赛,因为裁判要根据最后的点数来打分,这个时候裁判对输赢的结果影响很大。

“拳击式”职场,指的就是这种晋升受领导(裁判)影响很大的职场,比如大型国企、人际关系复杂的公司。

与之相对应的是“射箭式职场”,得分与丢分都格外透明,领导(裁判)的影响微乎其微,比如做销售。

《背靠背,脸对脸》中的职场就是“拳击式职场”,王双立暗中使绊子挤走了马馆长,徐副局长不提拔他,阎馆长自己犯错误跌倒了,徐副局长还是不提拔他,尽管王双立有能力、情商高、办事稳,但是领导一句话就能让他的努力白费。

现实中很多公司或者企业也都这样,都有这么几个能人因为没有背景而爬升艰难,尽管他们能力与心智都不错。

这样的窘境,正如王双立最后感慨的一样:走下层路线的人,始终斗不过走上层路线的人。

有句话说,电影是现实社会的投影。导演通过电影,讽刺了现实社会中的人才任用机制,同时也留给了我们关于公平竞争、层级流动性的思考,但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呢?

2.“比人强”思维:活在与人的优越感里是种慢性*药,知足常乐是唯一解药

王双立第一次竞争馆长失败,徐副局长对他说了一番话,其中一句是整部影片的点睛之笔:“哪个副手不想转正”。

这句话既点出了王双立的想法,其实也是徐副局长的心声,更是大多数想要积极往上爬的人动力所在。

每个人都想要过得比人好、混得比人强,“比人强”的思维让每人对利益趋之若鹜,人性的阴暗面也随之展现出来。

马馆长跟随冷局长去抗洪救灾前线视察的时候:

冷局长说:“你们两挺团结呀”;马局长说:“面和心不和,相敬如宾吧”

王双立对新来的马馆长表面上和气,鞍前马后的伺候着,背地里却使劲捣乱,马馆长搞不定了,他再出来摆平从而展现自己的能干。

王双立削尖脑袋,甚至耍小手段来争取馆长的位置,不过就是“比人强”思维在作祟,追求活得比人好、比人强,爱慕虚名罢了。

王双立病倒后决定不争了,在跟父亲聊天时,说了一句真心话:知足常乐。

简单的道理却少有人能真正的做到,电影里如此,现实中也是如此,因为人都容易活在虚荣里,活在与别人的优越感中。

著名女作家豆豆在《天幕红尘》中说:我们的快感、满足感、优越感是要从我比别人强里获取的,原来我们是这个活法。

虚荣是根植在人性中的东西,有人把它活成了价值观,然后一点点进化出“比人强”思维,最后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也都变得理直气壮。

然而虚荣是永远无法被满足的沟壑,“比人强”是永无止境的死循环,长期沉迷无异于服用慢性*药。

3.“傻子定理”:以为别人是傻子,扩大一圈后发现所有人都是傻子

李会计在文化馆的工程项目上做手脚,故意让施工队不施工,建筑垃圾遍地都是,以此来故意为难新来的马馆长。

王双立问李会计这事是不是他做的时候,李会计笑着说:“看透不说透嘛”

马馆长最后果然吃了大亏,王双立却充当救火英雄,在领导面前露了一手。

“看透不说透”有种局外人看戏的高明感,相比而下马馆长等人就显得很傻、很蠢。

而影片的最后,导演揭开了更大的局,王双立一直不被提拔其实是故意的,他已经沦为工具人被徐副局长利用,成为了扳倒冷局长的一颗重要棋子。

在那个文化馆小圈子里,“看透不说透”的人都觉得自己是聪明人,别人都是傻子,而扩大一圈之后,发现所有人都是傻子,都是别人精心设计好的一盘棋上的棋子。

在导演的结构下,我们才醒悟到这是一个让人生出无力感的棋局,不同的层级的人斗争得再精彩,表现得再聪明,上升一个层级再看都是一群傻子在跳舞。

在信息不对称、身份不对等的前提下,根本没有睿智和计谋可言,你所处的层级和所拥有的的权力注定了你是个“傻子”。

结语:《背靠背,脸对脸》是一部很成功的黑色喜剧,它的故事很小,主题却很大,影片中的细节也很值得细细推敲、玩味。

影片中的反讽设定和隐喻设置,让影片人文主题变得更有深度,情节和画面也变得更具观赏性。

导演搭文化馆这个小舞台,给我们拆解了一出完美的人际关系斗争大戏,里面既有人性黑暗面的批判,也有人才任用规则的嘲讽,还有下层人物苦苦挣扎的同情。

这部国产高分电影,真的不容错过,强烈推荐给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