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散打运动中,对于“击中得分”的判断主要通过“看进攻、看防守、看位移、听声音”的形式实现。在奥运会同类项目中,拳击将有效击打范围界定在腰部以上的正面或侧面,跆拳道界定在了被护具包裹的躯干部位和锁骨以上的头部,摔跤将双肩着地与技术优势获胜纳入比赛提前结束的条件之一以增加项目的观赏性,柔道也根据双方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背部全部着地的程度来决定技术得分情况。
仅从得分部位与技术使用规范看
武术散打较拳击与跆拳道而言较为模糊。如规则中,对于得分部位的表述为:头部,是指除了后脑以外的面部和头两侧的部位;躯干,是指胸部、腹部、背部和腰部;大腿,是指髋关节以下、膝关节以上,包括臀部在内的部位;禁击部位包括后脑、颈部、裆部。其中,臀部作为大腿得分的组成部位,不准确;腹部与腰部作为人体的脆弱部位,在比赛中如护具偏移、脱落等原因可能会造成伤害。
为更利于技术简化、准确和评判,应进一步明确散打技术的得分范围、细化散打技术的有效击打区域,突出散打技术的技法特征。如将拳法技术有效得分限定在拳套的拳峰部位,将腿法技术有效得分限定在通过使用踝关节以下部位击打在对方的指定区域方可得分;在得分部位中,将头部得分部位限定在颈部以上(禁止击打后脑),躯干得分部位限定在被护具包裹的部位,腿部得分部位限定在髋关节以下、膝关节以上部位等。
明确技术评判标准,优化技术评分标准
突出特色技术发挥从中西文化差异而言,散打重整体、讲谋略,是将拳、腿、摔技术看成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从击打得分的视角来看,散打得分点由大腿、躯干和头部组成,讲究多点接触。从技术评判而言,不论是拳击的拳法地点获胜、摔跤的摔法获胜,抑或柔道的效果得分获胜与跆拳道的腿法得分获胜,奥运会同类项目简洁明了的易评判、重标准的技术评判方式都为散打的技术评判提供了借鉴。
同时摔跤的双肩着地获胜、柔道的一本获胜及跆拳道的高难度技术高分制的特色技术评判方法也应在散打中有所体现。同时,奥运会徒手格斗类项目拳击、摔跤、柔道和跆拳道基本采用的都是积分获胜制;在散打比赛中则采用的是三局两胜制,这种比赛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体现散打项目的斗智斗勇。但从整体技术发挥来看,由于每局时间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就限制了高难度技术动作的使用。
对于散打技术动作的竞技性
运动员的积极性和项目的可观赏性方面有限制作用,明确犯规技术细则,加强犯规技术处罚,消除技术影响因素散打运动在技术犯规细则中指出“消极搂抱对方;背向对方逃跑;处于不利状况时举手要求暂停;有意拖延比赛时间;相互抱缠”等属于技术犯规之列,从中不难看出对于不规范技术的判罚尚存在纰漏。在散打侵人犯规中,也仅仅指出“已禁用方法击中对方”属于侵人犯规。
禁用方法中仅仅包括“用头、肘、膝和反关节技法攻击对方”,对于技术的详细规范也未明确限定与判罚。奥运会同类项目通过技术判罚的形式对技术进行标准的经验可供散打运动借鉴学习。如借鉴拳击中关于技术犯规的形式对散打拳法进行规范,在散打拳法的使用中,应禁止使用开掌、掌心、掌根或拳套侧面来击打对手,使用此类技术应将之视为一种犯规行为并进行处罚。
总结
在加强技术有效发挥方面,可通过技术犯规的形式规避影响技术发挥的不利因素,如限定虚假进攻的次数,明确何种情况下必须展开进攻等。散打比赛中,假动作的运用是实现技术动作出其不意、有效击打得分的重要手段,但在比赛中许多运动员为了避免出现非必要的失误,以及规避消极比赛的判罚。
往往通过假动作的形式“表现”出较为积极的状态,而持续性的“假动作”并未带来比赛技术的有效发挥和比赛的激烈对抗,反而成为消极比赛的一种形式。如何在保证假动作有效发挥作用的同时,又可增强可观赏性就成了现实比赛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柔道中关于“虚假的进攻”罚则具有一定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