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海市体育局局长徐彬为梦想拼搏都是真英雄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detail/

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将于今晚(9月27日)闭幕。本届全运会上,上海市代表团以36金、27银、28铜的成绩圆满收官,全面完成参赛目标,实现疫情防控和反兴奋剂管理万无一失,收获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9月26日,上海市体育局*组书记、局长,十四运会上海市代表团常务副团长徐彬做客“冠*面对面”节目,他指出,这一代上海体育人是幸运的,身处的是这个美好的时代,代表的是一座伟大的城市,祖国的强盛让我们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几代人的努力也铸就了我们驰骋的赛场。我们在感恩中尽享时代的果实,所以我们必须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地为体育强国建设、为上海打造卓越的全球城市做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徐彬

上海市体育局*组书记、局长

十四运会上海市代表团常务副团长

Q1

本届全运会,上海健儿有哪些亮点?他们给您留下了哪些深刻印象?

在赛场上,我们看到许昕、钟天使、*雪辰这样的老将,打完奥运会后,没隔多久又征战在全运会赛场上;勇夺马术团体障碍赛冠*的领*人物张滨,可能是参加全运会届数最多的运动员,先后参加了八届全运会,这次又以48岁的“高龄”带领上海马术队夺得了这枚宝贵的金牌。

这些老运动员老骥伏枥,仍然志在千里,让我看到了坚持的力量。

当然我们也有一批年轻的后起之秀,比如奥运会载誉归来的跳水运动员陈芋汐、19岁的跳高冠*陆佳雯、17岁的游泳新人唐钱婷,包括第一次进全运会的攀岩项目,14岁的杨立豪也勇夺金牌。

这些年轻运动员是初生牛犊、敢打敢拼,是上海竞技体育未来的希望。

要说上海市代表团的参赛亮点,我觉得相比争金夺银,更让我感动的是运动员在场上表现出的顽强拼搏精神。

比如赛艇运动员张灵、陈云霞,在奥运会结束后,参加了全运会三个赛艇小项的比赛,4个比赛日连续划了10次两公里,强度极高。最后夺得双人双桨金牌后,两位运动员倒在地上,累得长时间说不出话。

52公斤级拳击运动员胡建关,眼睛经过两次手术,在东京奥运会也是因为受伤没有取得更好的成绩。全运会上他打到决赛,几乎是闭着一个眼睛在打,最后拿下了金牌。

沙滩排球的高鹏虽然拿到的是铜牌,但他是带伤参加,每场比赛前都要打麻药,他本人坚持要打完每一场比赛。1/4决赛时,我看得特别心疼,他到最后几乎是用一个脚在沙地上打球。

我觉得这些都体现了运动员在赛场上挑战自我、超越极限、顽强拼搏的精神。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9月25日晚上结束的女子足球成年组比赛,我原来真没想到上海女足可以闯进决赛。7个绝对主力缺席,5个在奥运联合队,2个去了欧洲俱乐部踢球;一个半月前还把主教练送给了国家队。所以我开玩笑跟大家讲,这是一支“老弱残兵”,但这些姑娘就是凭着这样一种不屈不挠的意志晋级决赛,而且最后呈现给全国观众的还是一场非常精彩的比赛。

这是真正体现体育精神和上海城市精神的。

有时我更觉得,在赛场上,最大的挑战不是战胜对手,而是战胜自己。所以在中秋节当天,我对所有上海运动员说:“为梦想拼搏都是真英雄,奋斗的青春永远最美丽”,我也更希望这样一种精气神可以转化为我们各行各业、全社会勇攀高峰、追求卓越的正能量,我想这也是全运会真正的意义所在。

Q2

这次奥运会、全运会上涌现出了很多新人,上海这些年也一直在走体教融合、多元办训的道路,从这一届全运会来看,您觉得这种办训模式成效怎么样?

应该说上海比较大的一块短板就是后备人才的数量不足。作为直辖市,我们体量再大也跟省有不小的差距,所以上海的体教融合、多元办训,某种程度是“逼”出来的,但同时也是“闯”出来的。

目前,我们通过三种模式来推进后备人才的培养:一个是传统体校办训模式,第二个是体教融合办训模式,第三个是社会力量办训模式。

传统体校一直是我们后备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上海目前有34所区级体校、3所市级体校,但是37所体校比起有些人口大省来讲,连1/10都不到,所以我们需要朝提升质量的目标努力。目前上海37所体校里面有20所被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其中有9所是国家级重点基地。不论是奥运会还是全运会,大多数的冠*运动员都来自于传统体校,所以现阶段传统体校对后备人才培养的独特的举国体制优势,还是不可替代的。

体教融合的模式,上海应该是全国最早提出的。早在年,上海市委市*府就对体育和教育两家提出了“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人才共育、特色共建”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也开创了普通全日制学校办二线运动队的先河。

目前全市余所体育传统特色学校里布局了65支二线运动队,这些年也涌现出不少优秀人才,比如赛艇奥运冠*和全运冠*陈云霞来自七宝中学,全运会标枪冠*徐家杰来自于行知高级中学,上海男排的卞世杰来自市北高级中学。

第三种模式是这几年发展比较快的社会办训模式。大家都知道,年起徐根宝老教练就扎根崇明、深耕足球青训,到现在已经超过20年,虽然中国足球运动的水平和成绩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是我们不可否认这种模式的成功。根宝基地培养出了武磊在内的43位中超球员,包括5名现役国脚。

还有世界乒乓球冠*曹燕华的乒乓培训学校,也是体教融合和社会力量办训相结合的一种模式,学校培养出了两届奥运冠*许昕。社会的力量跟教育资源相结合,既能够保证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又能够让青少年运动员有更好的文化学习环境。

年开始,上海市体育局正式在全市范围之内遴选“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社会培养基地”,至今已经命名了35个这样的基地,通过*策扶持,通过资源倾斜,更多地鼓励社会机构参与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来。

截至目前,我们上海市代表团拿到的36块金牌中有11块金牌来自于社会力量办训,接近1/3,其中包括新进全运会、也会在三年以后的巴黎奥运会亮相的攀岩、霹雳舞等项目,这也体现了上海社会力量办训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的潜力。

Q3

上海在攀岩项目、空手道项目上走出了比较好的社会力量办训模式,您是怎样看待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冠*呢?

有时候鼓励社会力量办训不能以当下的成绩论英雄,我觉得他们的未来确实可期。比如说一直致力于青少年帆船培训的上海企业——美帆俱乐部,在奥运会前成为中国竞技体育历史上第一个独立受委托组建国家队的企业。他们培养的运动员在东京奥运会诺卡拉17级比赛中代表中国队参赛,本届全运会勇夺冠*。相信在巴黎奥运会上他们会有更好的表现。

Q4

这次全运会,上海是如何打好科技保障服务这张“牌”的?

科技医疗是上海竞技体育发展的优势。上海作为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大都市,在科技医疗方面的研究基础和应用能力领先于全国。

建设竞技体育科研中心和运动医疗康复中心,是上海体育“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一些欧美体育强国,在科技助力竞技体育发展方面走在了中国之前。

我们还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