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民体育举国体育的氛围下,很多运动员成了全民供养的运动员,要在体育竞技中为国争光。而很多国家的运动员并没有获得国家的支持,而是自费来参加比赛。虽然名义上代表自己的祖国,但并没有获得财政拨款。那么,体育应该让官方来办吗?
不一定。体育本身就是运动,是竞技,传承某种精神,也宣扬某种理念和价值观。体育比赛可以市场化,让资本推动比赛,打出一些广告,也可以进行广告位招商,体育明星代言等。当然也可以让官方来办体育比赛,让很多体育明星积极参与。但是,让官方供养体育比赛的队员就有失公允。也就是说,运动员花的是纳税人的钱,而不是他们自己的钱。不管是训练的费用,还是吃穿用度都要花纳税人的钱,要是他们不能拿金牌,就对不住纳税人,也对不住国家的培养。一些人会在网上说他们的不是,他们只能听着,不敢反驳。毕竟“吃人的嘴短”,不能有什么有利的说法了。
体育成为项目被运作起来之后,资本迅速介入。除了要打广告,招商引资之外,就是要请明星代言,请体育明星代言,还有体育赛事的广告分成、门票分成等,获得一定的回报。虽然有时候私人承办的赛事黑幕多多,但只是一种商业运作行为,似乎和体育的本身关系不大。而参赛的体育明星们更像是表演,露一下脸,展现一些所谓的“绝技”,就算是完成了比赛。当然,很多体育明星们表演得太假,以至于让观众看出了破绽。但不管如何,体育赛事还是如期举行,裁判照样判,奖杯照样发,不会有什么中途停赛的事发生。还有的擂台赛也是如此,资本和电视台捆绑,借助电视台的播放平台展开比赛,其实都在表演,在糊弄观众。所谓的外国“拳王”们大多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或者本身就是外国留学生,被包装成“拳王”来打比赛,给的出场费高,不由得他们不来。而国内的拳击高手出场,一定是大获全胜,符合了国人的期望值,会制造很高的收视率,也会让人们看起来欲罢不能。
私人承办的赛事弊端多多,要是官方承办赛事就好多了,尤其是一个国家承办赛事,规模庞大,阵容强大,项目齐全,招商引资渠道多多。虽然官方承办的赛事也有裁判不公,交易黑幕等问题,但比私人承办的赛事要好得多,也更赚钱。于是,体育赛事成了资本运营的项目,私人可以承办,官方也可以承办。运动员要想方设法参加官方承办的运动会,拿得奖牌才是硬道理。
要是从农村出来的体育苗子,就要进入城市,接受系统化训练。如果成绩突出,就会从县队进入省队,要是成绩还突出,就要从省队进入国家队,要是成绩还突出,就可能要参加亚运会或奥运会。一层一层筛选,而运动员要想成为明星就要“过五关斩六将”,所向披靡。只是进入省队以后,运动员就要受到纳税人的钱来供养了,只要拿了成绩就行,其他的都不是问题。而国家运动员享受的待遇更高级,也更让人羡慕。不仅薪资比较高,而且日常待遇也比较丰厚,毕竟要为国争光的,怎么说都要上档次,就是教练也一定是知名的教练,不然就对不住他们的身份。当国家级的赛事来临之后,他们一定要上场参加比赛,而且一定要拼命拿第一,不然就对不住纳税人的钱。
这就难怪电视台转播国家级体育赛事的时候,成为一种现象级的新闻,要全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