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太极不用力,用力非太极 [复制链接]

1#
昆明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342721.html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拿外国人学用筷子来说明。

老外初学用筷子,即便很用力也夹不起菜来,甚至越是用大力越是结果相反,这个时候他的注意力在筷子上。

等他学会了熟练之后,可以像我们一样可以轻松的不费力的夹起菜来,这个时候他的注意力在菜上。熟练之后的状态,就是用意不用力,想夹什么菜就夹什么菜,而不是想着怎么用筷子。

可以说用意不用力,是熟练掌握某种技术、技巧之后的随心所欲的一种状态。因此,这是一种高级阶段的体现。对于初学者来说,强调用意不用力反而起到了拔苗助长的作用。

其实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这种“用意不用力”。比如说写字、比如说铲土等等等等。

最早提出“用意不用力”的是杨澄甫。在此之前仅有李亦畲提出类似的概念,其《五字诀》上写道“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

那么在杨露禅时代,没有这个说法,又是怎么练出太极拳的?拳者,练即为师。对于初学者,练就是了,别提什么用意不用力。等练到了,自然就明白了。

用意不用力,同样适用于现代格斗,比如拳击散打等等。初学,技术动作不标准,注意力还在动作上,而一旦对抗,注意力一分散,动作就会变形。熟练之后,可以不加思索的打出标准的技术动作,这时候对抗,注意力是在对方身上,根据长期对抗练出的经验,能随着对方的神态、动作等做出相应的正确的反应,并打出标准的技术动作。这就是用意不用力。

用意不用力,不是不用力,而是不刻意的用力。想打哪儿就打哪儿,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不假思索的就能做出正确的技术动作,意到力就到。

拳者,练即为师。这句话并非否定前人的理论贡献。而是说练拳,还是要下一些笨功夫的,没有捷径可走。拳毕竟是练出来的,而不是想出来的,更不是嘴上说出来的。脑子再明白,不去花工夫练,永远也出不了功夫。前人的理论贡献在于,能让后来人少走弯路。但告诉了正确的路,不去走那就永远到不了目的地。即使是正确的路,走路的过程还是笨功夫。

-----本平台已更新教学视频如下-----

太极剑孙氏太极

武当十三式陈氏养生功

陈氏老架一路陈氏技击用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