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嘉定区朱桥学校成了上海首家拳击进校园的布点学校,而早在十年前,嘉定区体育训练中心教练王帮纯就来到这里担任拳击教练。
十年,拳击队的孩子们拿了多块各类比赛的金牌,一些学生还输送到了一、二线队伍;十年,拳击队走出的大学生,已有10多个,还有的考上了研究生;十年,拳击队锻炼了孩子们的体魄和信念,让他们自信乐观地面对生活。
起?步
王帮纯记得第一次来到朱桥学校的每一个细节。当时,邹市明的教练张传良担任上海拳跆中心主任,提出要重新布局青少年拳击,他问前拳击运动员王帮纯愿不愿意“下沉”到学校,开展校园拳击。彼时,王帮纯刚入职嘉定区体育训练中心,尽管这是他第一次当教练,但他满怀信心地答应下来。
要说服家长让孩子练拳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王帮纯在学生做广播体操时观察他们的体态,从六、七年级挑出了30名学生,然后挨个给家长打电话。家长一听说拳击,就将其与野蛮、打架挂钩。王帮纯便专门召开家长会,先给家长上了一堂拳击理论课。“拳击是一项绅士运动,在拳台上,必须公平公正。奥运拳击一定要戴护具和手套,运动员安全第一……”王帮纯还告诉家长,“孩子们如果练得好,有机会代表上海争光。就算没有进入专业队,拳击锻炼出的强健身体和坚韧意志也是将来人生的一大收获。”
年1月,朱桥学校的拳击训练正式开启。“我的第一批学生,目前仍有在上海市队效力的。”王帮纯自豪地说。
培?养
最初学校没有拳台,连沙袋也没有。校长很支持训练,仅仅半年后,体育馆便安上了拳台。孩子们第一次站上拳台,腿脚发软,王帮纯鼓励他们:“拳台就是战场,勇敢向前冲。将来生活里遇到困难也一样。”
一年后,就是年市运会,也是拳击项目第一次登上市运会的舞台。在王帮纯的执教下,朱桥学校一口气拿了10块金牌。
一名叫陈文冉的学生上场比赛时,家长带着十几个亲戚,特意从外地赶到上海为他加油,现场气氛极为热烈,最终他拿了金牌。如今,陈文冉已经从吉林体院毕业,最近回到朱桥学校,义务帮王帮纯带训。
每次比赛,王帮纯从一个拳台转到另一个拳台指挥,最多的一次,他三天指挥了76场比赛,嗓子都哑了。即便是平时训练,他也养成了不喝水、不吃润喉糖的习惯,“因为我不想分心。”
“你若不弃,我必相随。”王帮纯常跟孩子们这么说。渐渐地,从被动招生,到主动报名,拳击在朱桥学校成为最受欢迎的运动。王帮纯告诉大家:“只要你喜欢,都可以来练。”如今,朱桥学校已经成为上海市青少年拳击训练基地。
传?承
为了备战本届市运会,王帮纯好几位弟子重返朱桥学校,每周六来做辅助教练和裁判。王帮纯说:“这是一种传承,这里的拳台也是这批大学生的实习基地。”
十年来,上海的青少年拳击运动发展有了质的飞跃,竞争对手更多了,但他更多的是开心,因为看到了拳击这项运动在未来的希望。更让他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练习拳击,全民健身的风潮在新一代人中生根发芽。在王帮纯看来,这是更大的一种传承。
还有一个更具体的传承:得益于从小练拳击,王帮纯的女儿被击剑教练看中,进入了二线队,这次也将参加市运会。王帮纯说:“传统观念中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概念,已经过时了。拳击是勇敢者的运动,能塑造孩子坚强的性格,这在哪里都是可贵的东西。”
成长的“标配”
在朱桥学校当拳击教练,是王帮纯的第一份工作,也是他希望能坚持20年、30年甚至一辈子的工作。看着孩子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渐渐变得坚毅,小小的身板长得越来越结实,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充满了满足感和幸福感。
这正是基层体育人的真心和用心,让孩子们从小体会到体育的快乐,将体育当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受益终身的一部分。
体育强国的基础在于群众体育,而群众体育的未来在于娃娃。前些年,上海足协的校园足球项目、中国篮协推广的校园篮球项目等,已经在各个学校落地生根、发芽开花。其实,除了耳熟能详的三大球项目,在上海,还有拳击、击剑、皮划艇等各种各样的“小众”项目同样走进了校园。
让体育成为青少年成长的“标配”,让青少年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坚韧的意志,是上海举办以青少年为主体的市运会的目的。不是每个人未来都会成为专业运动员,但体育锻炼很好地打磨一个人的心志,无论今后走上什么岗位,都会在各行各业中迎击每一次挑战。
市运会“体坛幕后人”①丨王海利:想为中国自行车运动培育下一个“天使”
市运会“体坛幕后人”②丨沈苏:让优雅女生变得更“棒”
市运会“体坛幕后人”③丨回哺母校的国脚奚丁瑛:用心呵护女孩们对足球的爱
市运会“体坛幕后人”④|卢凤:一根曲棍球杆撑起冠*梦想
市运会“体坛幕后人”⑤丨手球教练孔嫣:皮球砰砰作响是梦想的声音
市运会“体坛幕后人”⑥丨杨浦区少体校乒乓球高级教练周毅:老法师有了新理念
市运会“体坛幕后人”⑦|虹口的“武术冠*摇篮”是怎样炼成的?
市运会“体坛幕后人”⑧|鲍丽和她的“豹子队”
市运会“体坛幕后人”⑨|寿倩雯师徒最开心的事:让更多孩子“投”出梦想
文:陶邢莹
图:李铭珅
来源:新民晚报
编辑:解雯贇、杨叶
审核:孙玮钧
上观号作者:上海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