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行为本身便是文化符号。"
分析师)YiniLin
核心内容
1、颠覆中国年轻女性传统主流审美并推动中国社会“运动去性别化”的是一种基于“反对将女性概念同质化”的价值主张,MeToo运动的辐射效应掀起滑板女孩热潮。
2、在19世纪末女性解放运动中,自行车之所以成为“新女性”的符号标识,是因为骑行不仅赋能女性“交通独立”,还推动她们实现“时尚自由”。
3、运动行为本身便是文化符号,消费无性别物品与消费去性别化运动极有可能存在竞争关系。中国运动热潮或意味着年轻一代正从机器手中逐渐夺回自主权。
元气资本曾在《反叛宣言》一文中提及中国年轻女性对滑板热潮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当下中国市场,虽然滑板运动的社交属性得以保留,但是其呈现形态与传统滑板文化截然不同——后者的反叛具有排他性,且往往由男性主导,与之相对的是,中国女性对滑板运动呈现出较男性更大的热情……在小红书上,“滑板女孩”相关笔记数量超4万,远远超出“滑板男孩”的1.1万…上海较大规模的滑板社群“魔都陆地冲浪滑板俱乐部”女性用户占比六成,超出男性。”
事实上,中国年轻女性对运动热潮的拉动不限于此。从“拳击格斗”到“重型机车”,从“滑雪”到“陆冲”,新一代女性对竞技性运动以及户外休闲活动、尤其对过去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常年由男性主导的运动类目,显现出史无前例的热情。「明亮公司」在此前与露营品牌Homful的对话中提到,该品牌女性占比过半。
小红书平台数据显示,截至8月2日,“机车女孩”相关笔记数量较“机车男孩”高出50%,“拳击女孩”相关笔记数量是“拳击男孩”的5.5倍(考虑到用语习惯差异,“拳击女生”相关笔记数量是“拳击男生”的2.25倍),“街舞女孩”相关笔记数量较“街舞男孩”高出22%,“骑行女孩”相关笔记数量是“骑行男孩”的3.4倍,“滑雪女孩”相关笔记数量是“滑雪男孩”的7.33倍,“滑板女孩”相关笔记数量是“滑板男孩”的3.83倍,“健身女孩”相关笔记数量更是高达“健身男孩”的13.4倍。
各运动项目男女关键词搜索量比较(来源:小红书)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球鞋”这一过去消费行为性别差异悬殊的品类,中国年轻女性与年轻男性显现出的热情程度差距也已大幅缩小——“球鞋女”相关笔记数量高达“球鞋男”的78.38%。
然而,与年轻女性打破各运动类目性别界限的现象相悖的是,近日,定位Unisex,即“无性别”的中国本土服装新晋品牌Bosie位于淮海中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旗舰店业已关闭并且正在被拆除。这是否意味着无性别时尚或是“伪需求”?我们如何理解中国市场“运动去性别化”与无性别时尚的联系?
“运动去性别化”的本质与该现象爆发的“引擎”是什么?
审美意识的变迁:运动去性别化基于第三波女权浪潮价值主张,第四波浪潮推动滑板女孩热潮爆发
如上所述,中国年轻女性对于运动热潮的形成具有决定性意义,而这一现象的产生必然伴随着女性审美意识的变迁。
元气资本曾在《包容性:女式内衣品牌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结的新基石》中指出,“审丑时尚重新定义了‘美’,而包容性女式内衣重新定义了‘性感’…包容性在时尚界的重要性或许能够解释,为什么…中性已然成为不可逆转的产品演变方向——消费者厌倦了过去人们对‘女性化’和‘男性化’作出的狭隘定义和单一审美”。
女性意识的觉醒使得中国女性消费者从“悦人”转向“悦己”,女性审美随之从“孱弱美”转向“健康美”,从“矜持美”转向“开朗美”。以“孱弱”为美是女性在特定社会背景下“依附”态度的产物,而以“健康”为美则是女性摆脱这一困境从而获得“独立”的结果。与之类似的是,以“矜持”为美旨在剥夺女性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参与度”,而以“开朗”为美则意味着“新世界”正在将平等公正的“主导权”归还给女性。
中国年轻女性推动运动热潮的消费行为基于一种群体或代际审美意识变迁。不过,近年来女性意识再次觉醒的“种子”可能最初源自西方——中西留学交流和异国旅居人士,以及包括社交媒体和文娱影音在内的西方文化输出,或是这颗种子跨越太平洋并在中国社会生根发芽的主要媒介。
追溯历史,现代西方女权运动通常被认为涉及四波运动“浪潮”。第一波女权主义浪潮在整个西方世界贯穿19世纪和20世纪初,该浪潮侧重于推翻性别平等的法律障碍,旨在保障女性的选举权和财产权。
第二波女权运动浪潮始于60年代初,彼时正值美国嬉皮文化盛行。此前,法国女性哲学家SimonedeBeauvoir于年出版的《第二性》(LeDeuxièmeSexe)为许多女权主义问题提供了马克思主义解决方案和存在主义视角。美国第二波女权主义浪潮被认为是对战后经济繁荣背景下女性受困于家庭主妇身份的一种延迟反应。该运动扩大了辩论范围,“事实上的不平等”、而非仅限于“官方法律上的不平等”,被纳入运动范畴。
90年代初,基于女权主义的硬核朋克亚文化“RiotGrrrl”在华盛顿奥林匹亚的诞生标志着第三波女权运动浪潮的开始。第三波女权主义浪潮旨在宣扬女性的多样性和个人主义,反对将“女性”概念同质化,因而种族和性别的交叉性(Intersectionality)得到强调。
以女性赋权和互联网工具使用为特征的第四波女权运动浪潮约于年萌发,此次浪潮保留了对交叉性的强调,审视边缘化群体的社会分层,指出自我强化的封闭权力系统。本文作者认为,社交媒体的放大效应提升了运动家打击性骚扰、性暴力、女性物化和工作场所性别歧视的影响力以及传播效率。值得注意的是,CallstoAction,即“行动号召”,正是从第四次浪潮中兴起,其中最为国人所熟知的或是年的HarveyWeinstein指控以及随后的MeToo运动和“Weinstein效应”。
在中国历史上,中国女权主义者在晚清和年百日维新等改革运动中曾呼吁将女性从“理学”(新儒家思想)的性别隔离中解放出来,此后女性劳动者的比例进一步提升,对于成功实现女性解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中国女性在职场的极高参与度意味着中国社会并未出现类似“经济繁荣背景下女性活动仅限于家庭生活”的普遍现象,或正因如此,直至近年,人们很难在中国社会看到激进的美式女权运动。不过,中国女性较为平等公正的法律权益以及高就业率等“官方”平等并不完全等同于“事实上的平等”。这种刻板印象在社会大众对学术、职业、运动、穿着上对不同性别的偏见上有所体现。
因此,颠覆中国年轻女性传统主流审美并推动中国社会“运动去性别化”的是一种基于“反对将女性概念同质化”的价值主张。不过,尽管这一主张是第三波女权运动浪潮的历史遗留文化,但是真正促使该现象全面爆发的或是伴随第四波女权运动浪潮的CallstoAction——MeToo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巨大影响力以及其此后对中国女性群体意识形态的辐射效应。
事实上,第四次浪潮在时间跨度及地理范围上的辐射强度之大,使其早在重塑中国运动人群结构之前,已在“事实上的平等”已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西方社会得到进一步强化。继年10月MeToo运动爆发后,Vice早于年4月便在一则文章中指出,“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社会对滑板女孩的空前